安达卢西亚风格大门,很容易联想到中国古建筑中的门环和门钉。
总的来说,门环和门钉并非中国首创,而是在东西方文明中为了相似的功能而独立发展、普遍存在的建筑构件。西方世界可追溯至古希腊和古罗马时期,是一种非常古老的门用五金。
西方门环的设计非常多样。照片中的狮首形门环是其中最经典和常见的样式之一,自古罗马时代就已流行。
中国的门环,专业上称为“铺首”,同样历史悠久,在汉代画像石和出土文物中已有发现。中国的铺首设计更偏重于辟邪和祈福。最常见的形象是一种神兽的头部,可以是龍、螭、饕餮或狮子等,口中衔环。它的核心功能是作为“守护者”,驱赶恶灵,保护家宅安宁。此外,铺首的大小和材质也与主人的等级地位有关。
门钉在东西方建筑中的初始功能也是一致的:结构加固。西方世界,这种大门通常由数块厚木板拼接而成。门钉其实是长铁钉或螺栓的头部(西班牙语中称之为 clavos),它们贯穿木板,将门牢牢地固定在一起,使其坚固,能够抵御攻击和时间的侵蚀。所以它的首要功能是结构性的。
中国的门钉虽然最初也是为了加固门板,但后来其象征意义和政治意义远超了实用功能,成为一种极其重要的等级符号。在明清时期,只有一定等级以上的建筑才能使用门钉,而且门钉的数量有严格规定。最高等级是皇宫城门,通常为“纵九横九”,共八十一颗门钉。“九”是阳数之极,象征皇帝至高无上的“九五之尊”。亲王府、郡王府、官宦人家的门钉数量则依次递减,普通百姓家的门是绝对不允许有门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