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啥在高铁买短乘长? 坐过高铁出行,进站检票,出站也检票,几乎没有任何“钻空子”的可能。 但是,近期各大媒体报道,G3754列车因乘客“买短乘长”,导致3次临时停车。 这就有点让我不明白了。按照高铁方面的说法,乘客临时决定,改变下车车站时,是可以在高铁上补票的。 不过,这个前提就是“有运输能力”。也就是说,乘客买短途,想多坐,只要有“座位”是可以临时购票的。 可以临时购票,关键有空余座位。问题是,这个空余座位在9月30日的G3754列车上是没有的。 如此才有了“超员预警,临时停车”的现象。该趟列车第一次临时停车40多分钟,后来又出现两次类似情况,导致最终延误1个多小时。 高铁方面提醒乘客要遵守规则,不能“买短乘长”,否则影响交通秩序,是可以追责的。 问题是,为啥会出现这种情况呢? 首先我们可以肯定的是,乘客不会逃票的。逃票事实上也做不到。其次乘客在高铁上没有补到票。也就是说,该趟列车没有运输能力了。 到此,才有了“来不及下车”的现象出现,也才导致超员预警。显然,就是这些乘客本来想购买正常路段的高铁票,但没有,只能购买到短途的票。 出现这种情况,我们只能理解为高铁各路段车票分配不合理,平衡各路段之后,有些长路段的票没有。无奈之下,乘客只好出此下策。 能够理解,到双节期间,高铁乘客增加很快。在高铁票价无法调整的情况下,需求量大增,以至于出现乘客被迫“买短乘长”的极端案例。 退一步说,如果能够将高铁票价进行调整,通过票价来进行“消峰平谷”的话,怎么会出现这种极端呢? 票价能够进行调整,就能通过票价,满足紧迫出行的乘客需要,而那些出行不着急的乘客,自然就放弃了。 如此以来,不但有效的增加了高铁的收入,重要的是遴选了出行需求迫切的乘客。短途的乘客,或许因此选择其它交通工具。长途的乘客,或许因此被分流。 否则,既就是反复强调要维护乘车秩序,要追究责任,但是无法避免出行乘客的大增,更不会避免乘客买短乘长了。 规则刚性,执法严格是一方面,若能够以经济手段调节出行客流量,这才是解决这种极端案例的终极措施。 就如航空业曾经出现买长乘短现象一样。若直达票价高,而经过该地的中转票低,自然有聪明乘客就选择买长乘短了。 此类情况只能说明票价确定到不合理而已,与其它没有多少关系的。当然,与民航相比,高铁的票价刚性强,与市场化民航不能比。 呵呵,或许短期内,高铁的此类买短乘长的现象无解了。那就只能辛苦乘警了,也就只能“委屈”乘客了。
广湛高铁通车后,茂名站还会有人选择在此乘坐高铁吗?二者耗时相差一倍!当下,从
【8评论】【7点赞】
用户10xxx93
那些买长乘短的呢???
花宅喵 回复 10-04 08:28
概不退款[滑稽笑]
在下琉璃
听君一席话,如听一席话
毛根朋友
不止是买短乘长,还有同方向短途旅客可以坐早发的同方向车次。
用户16xxx78
这是呼吁高铁节假日票价涨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