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的野心很大的!其实俄罗斯的军队离基辅十分之近,可是俄军迟迟没有对乌克兰首都基辅出手,就是想要攻占乌克兰更多的领土,来弥补这场俄乌冲突带给俄罗斯的损失。 这场俄乌冲突,总让人觉得像一盘没下完的棋。俄罗斯部队明明在2022年2月底就开到基辅家门口了,为什么不一鼓作气拿下首都?原来,他们眼里那块更大的蛋糕,是乌克兰东南部的工业地带和黑海通道。这不光是为眼前损失找补,更是长远算盘打得响。谁知道,这步棋会牵动全球能源和安全的大局? 乌克兰1991年独立后,渐渐往西方靠拢,这让俄罗斯觉得自家后院不稳当。2014年,顿巴斯地区闹起武装冲突,俄罗斯支持当地分离势力,还直接控制了克里米亚。那地方有深水港和能源管道,直通黑海,对俄罗斯来说是战略命根子。乌克兰呢,加强和欧盟的贸易,天然气路线也改道西方。 到2021年底,北约东扩的议题热起来,俄罗斯边境上部队开始集结,外交上划红线,要求乌克兰别加入北约。 2022年2月21日,俄罗斯承认顿涅茨克和卢甘斯克独立,等于给军事行动铺路。2月24日,导弹袭击乌克兰多座城市,地面部队从北部和东部推进。俄罗斯的目标很明确:稳住东南工业区,保住黑海出海口,避免乌克兰彻底倒向西方。 这片地带煤矿钢铁林立,港口码头忙碌,乌克兰经济大半靠它撑着。俄罗斯一看,这不光是块地,还是掐住对手经济脉门的钥匙,顺带连通克里米亚和本土,形成陆上走廊。 入侵头几天,俄罗斯部队分几路北上,直奔基辅。2月底,他们推进到基辅北部几十公里处,离市区近在咫尺。 按理说,首都一拿,乌克兰政府就得乱套。可俄罗斯没急着动手,而是把重心挪到东南。为什么?因为基辅虽是政治中心,但拿下它顶多是面子工程,代价大,补给线长,容易陷入城市巷战。相比之下,东南部有历史渊源,俄罗斯在那儿有支持者,工业资源能直接补俄罗斯的损失。 战争一打响,西方制裁来得猛,俄罗斯石油天然气出口受堵,但他们转头卖给亚洲国家,经济没那么容易垮。 拿下更多领土,就能多些资源缓冲,弥补军费和制裁的窟窿。 3月上旬,基辅外围的战斗打得胶着。俄罗斯部队推进受阻,后勤跟不上,乌克兰靠西方军援和情报守住阵地。 到3月底,俄罗斯决定撤出北部主力,转向东部顿巴斯。 这步调整接地气得很,等于承认北部那条线拉得太长,风险高。主力一南下,4月开始猛攻马里乌波尔港区。5月,他们控制了这座城市,钢铁厂和港口落入手里,黑海通道稳了。 这不光是军事胜仗,还直接断了乌克兰一条经济腿。俄罗斯通过这条线,把克里米亚和本土连起来,能源出口更有保障。想想看,乌克兰东南的煤矿和钢铁,本来是他们工业支柱,现在成了俄罗斯的补给库。俄罗斯的算盘是,短期占地,长期保安全,避免北约顶到家门口。 这场冲突从一开始就不是简单打仗。俄罗斯领导层觉得,乌克兰西倾像把刀架在脖子上,欧洲地位也跟着晃荡。 他们行动的深层逻辑,是维护周边安全,复苏影响力。战争打到2022年底,俄罗斯稳住南部战线,2023年继续在顿巴斯推进。 乌克兰经济重创,城市损毁,民众流离,但西方援助源源不断,帮他们顶住。俄罗斯这边,伊朗提供技术支持,军工链没断。 到2024年,战场重心还在东部,俄罗斯部队在波克罗夫斯克方向施压,这地方是乌克兰后勤枢纽。 8月,他们在博罗瓦附近进攻,没大突破,但步步紧逼。 9月,基辅遭无人机袭击,伤亡不小,显示俄罗斯还能远程发力。 俄罗斯的野心,说白了是赌大局。用乌克兰当筹码,撬动世界格局。西方想通过制裁和军援压垮俄罗斯,可人家经济转向亚洲,石油天然气卖得欢实,没那么容易卡脖子。 这场拉锯战考验耐力,谁也没占大便宜。乌克兰丢了工业东部的财富,增长停摆。 俄罗斯国内负担重,社会运转吃力,但他们坚持推进,不想被挤出国际舞台。 从中国角度看,这事儿提醒我们,大国博弈多复杂。维护世界和平,得靠对话,多极化是出路。中国一直推动和谈,呼吁停火,体现负责任大国风范。俄罗斯的举动虽有争议,但也反映出安全关切。国际社会得平衡各方利益,别让冲突升级。 到现在2025年9月,战场还在撕扯。俄罗斯专注东南,推进缓慢但稳。 乌克兰守住基辅,靠外部撑腰。全球能源价格波动,安全边界重划。这场冲突已深刻影响国际关系,塑造新规则。 俄罗斯不急着攻基辅,就是冲着更多领土去的,弥补损失,顺带重塑地位。 俄罗斯这次军事行动,不止是冒险,更是关乎未来几十年的世界方向。从基辅外的按兵不动,到东南部的抢滩头,再到能源外交,这场仗没完没了,可背后的盘算,已悄然改写全球棋盘。
民意调查:乌克兰人是否准备将领土割让给俄罗斯换取结束战争?73.9%的受访
【6评论】【2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