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京要是倒了,真能冒出个叶利钦?别做梦了,现在俄国内部,从总理到州长,八成以上是穿军装或戴安全局徽章的,他们嘴里念的是军工、主权、技术自主,不是私有化、自由市场,叶利钦那套,早被当垃圾扔进历史废纸篓了。 现在俄罗斯高层里,有军方或安全部门背景的人占了绝大多数,不是穿军装的就是带安全局徽章的。 国防部长绍伊古从紧急情况部一路干上来,当了12年国防部长,俄乌冲突里,他手下的将领直接能掺和国家大事;联邦安全局(FSB)局长博尔特尼科夫从2008年就坐这个位置,全国的情报网、维稳的事儿全归他管。 更关键的是,普京还搞了个“英雄时代”计划,直接从战场上挑军官往地方行政系统里放——28岁的穆萨加列耶夫凭着在战场上立的功,直接跳过好几级当上了奥伦堡州的州长,还有些90后退伍军人,比如阿巴耶夫,都能进统俄党的最高决策圈。这种“靠军功往上走”的路子,正在把俄罗斯的政治精英结构彻底改过来。 地方上就更明显了。北奥塞梯-阿兰共和国的行政长官梅尼亚伊洛,以前是黑海舰队的副司令,到2025年还在管着应对无人机袭击的事儿;图拉州的州长久明,早年是普京的保镖,当年克里米亚回归他也直接参与了,现在不少人都把他当成接班人的热门。 有统计说,俄罗斯85个联邦主体里,超过60%的州长都有军警或情报系统的经历,2024年总统选举之后,这个比例还往上涨了。你想,满世界都是这种背景的官员,他们脑子里想的都是怎么保国家安全、怎么搞军工,怎么可能认同叶利钦那套? 再看经济政策,叶利钦当年搞的“休克疗法”,早成了历史课本里的反面教材。现在俄罗斯的经济,完全是“战时国家资本主义”的路子:2025年的国防预算一下子飙到13.5万亿卢布,占了GDP的6.3%,光军工这块儿就占了全国四分之一的工业产能。 像能源、矿产这些关键领域,全是国家控股的企业说了算——俄罗斯石油公司(Rosneft)、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Gazprom)这些巨头,不光管着资源出口,还直接掺和国际上的地缘博弈。 就算偶尔提“私有化”,也跟叶利钦时代完全不是一回事。2025年9月普京签的总统令,虽说缩短了部分联邦资产的出售流程,但明确要求评估师10天内就得审完,而且交易必须通过国有工业通信银行走。 这种“看着你卖”的私有化,跟当年叶利钦时期寡头们随便抢尤科斯石油公司的场面,简直是天差地别。现在尤科斯早就被重新整合成国家能源安全的核心,再也不可能被私人随便拿去卖了。 更重要的是,俄罗斯现在一门心思搞“技术主权”,想自己把关键技术攥在手里。普京在2024年国情咨文里就说,到2030年要把高技术产品的国内市场份额提到50%,重点搞人工智能、量子计算、工业机器人这些东西。 莫斯科郊外的斯科尔科沃创新中心,现在已经聚了500多家科技企业,这些企业研究的东西,跟军方的需求贴得特别近——说白了,就是要自己能造高端玩意儿,不看别人脸色。 意识形态这块儿变化就更大了。九十年代的时候,俄罗斯不少知识分子把西方民主当宝贝,现在这种想法早没人提了。克里姆林宫现在主推的是“主权爱国主义”,把国家统一、文化传统和反西方霸权绑在一起,用来凝聚人心。 2025年列瓦达中心做的民调里,82%的俄罗斯人都觉得“国家主权比个人自由重要”,比2014年乌克兰危机那时候还高了17个百分点。 教育领域也在变,历史课本全重写了:叶利钦时代被说成是“混乱又屈辱的十年”,而普京时期的“稳定”则被捧成“民族复兴的开始”。 这种变化在年轻人里特别明显——2025年全俄学生调查显示,68%的大学生觉得“自己搞技术比开放市场重要”,超过70%的人支持政府管互联网内容。 再说说接班人的事儿,普京的权力交接早就悄悄在体制内铺好了。2025年5月他在纪录片里说“接班人得让老百姓信得过”,但实际上,能有机会的全是军方和安全部门出来的人。 图拉州的久明就是个典型,他不光是“克里米亚功臣”,还管着图拉兵器厂这些军工企业的战时扩产,还通过“英雄时代”计划拉了一批年轻军官跟自己走,现在不少人都觉得他最可能接棒。 反观传统的政治精英,影响力越来越小。梅德韦杰夫虽说名义上是统俄党主席,但2024年总统选举之后,慢慢就不在核心决策圈里了,他以前推的“数字化转型”,在现在军方主导的战时经济里,根本没人当回事。 更关键的是,普京早就通过联邦安全局、总统办公厅这些机构,建了一套“不靠某个人也能转”的权力机制——就算将来最高领导人换了,军工利益集团的地位也不会变,还是他们说了算。 说到底,普京时代的俄罗斯,已经形成了“军工-安全复合体”说了算的政治经济体系。军方不光管国防和情报,还通过安排人事、定经济政策、塑造意识形态,把影响力伸到了社会每个角落。
普京:我很愿意调侃法国总统10月2日,普京在瓦尔代论坛上谈及法国扣押向印度运送
【1评论】【10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