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相如和卓文君的旷世奇恋,究竟加了多少层滤镜? 答案无从所知。 历史给出故事,

烟柳画桥醉春风 2025-10-04 11:30:42

司马相如和卓文君的旷世奇恋,究竟加了多少层滤镜? 答案无从所知。 历史给出故事,文学渲染传奇,而我们后人的心中,也只能是一人一个爱情版本。 历史记载,内容大致相同,说卓文君的富豪老爹卓王孙,在宴请县令时,县令同时带来了擅长诗词歌赋的好友司马相如。 然后这个司马相如在宴会上,当场弹奏了著名的曲子《凤求凰》,以琴心挑真心,对帘子后面的卓文君表白。 卓文君早就对才华横溢的司马相如崇拜有加,现在人家偶像都表白了,还矫情啥。 于是当夜,卓文君就跟司马相如私奔了,估计害怕挨揍,一溜烟跑回老家成都。 到家之后,卓文君才知道世上还有一个字叫作“穷”,的确是穷的家徒四壁。 爱情可以轰轰烈烈,但是你至少得活着,才能轰才能烈啊,没办法,富家小姐卓文君为爱而刚。 她和司马相如又返回临邛,当掉首饰,卖掉马车,租了一家酒肆经营,从此卓文君做销售员,当街卖酒,司马相如当装卸工,干苦力。 这事自然也瞒不过卓文君有钱的老爹,老家伙嫌丢人哪,一个是才貌双全的亲闺女,一个是时下文采出众的司马君。 如今为了生存,做着最底层的生计,卓王孙要脸呐,所以一个反手,就甩给女儿仆人百位,金银万两。 好了,从此司马相如和卓文君逆袭成了富人,盆满钵满的回到了成都过日子。 后来,汉武帝欣赏司马相如的文采,看了他的《子虚赋》和《上林赋》后,直接给了中郎将之职。 司马相如从此步入仕途。 之后两地分居的日子里,司马相如对妻子的情分渐淡,且看上了一女子,打算纳为妾。 于是给卓文君写了一封信,共有13个字: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百千万。 唯独无亿,谐音“无意”的意思。 聪慧的卓文君立马懂了,毫不客气的写下了《白头吟》和《诀别书》寄给京城的司马相如。 回信中,既有“愿得一人心,白首不相离”的期盼,也有“锦水汤汤,与君长诀”的决绝。 司马相如收到信后,深感惭愧,就把卓文君接到京城,重归于好,从此一生一世一双人。 两个人的故事大抵就是这个样子。至于最真实的版本,估计只有地下千年的骨头知道了。 但细嗑两人的故事,倒是真有些许有趣的细节。 第一,两人初遇的时候,卓文君其实是个寡妇。也就是说她结过婚,不过新婚不久,丈夫就翘翘了。 所以,那时候的卓文君,极有可能不是姑娘了,她嫁给司马相如,典型的二婚。 但是司马相如却是头婚。 第二,从上面可以看出,西汉时期,对于男女婚嫁问题,的确比较开放包容。 从皇帝到百姓,无论男女,二婚改嫁什么的,都是稀松平常事,并不是“一女不嫁二夫”思想。 所以,勇敢的卓文君,出生在了包容的时代,才成全了她的旷世爱情。 第三,当时的司马相如贫困潦倒,家徒四壁,他是怎么敢第一次到卓文君家,就开屏追求人家闺女的? 我觉得,有两种可能,要么他俩早就见过,早就互生好感,宴会上只是水到渠成。 要么司马相如就是纯撩,先搂一耙子再说,万一郎有情妾有意呢。 但是无论哪一种,至少司马相如对卓文君的一家,是做过背调的。 无论是卓文君的才情相貌,还是家爹富的流油,都是司马相如最佳的依托和跳板。 他太穷了,即便才华横溢又如何,所以他需要大树和依靠。 所以,我不敢说,司马相如对卓文君的爱情里,没有心机。 第四,司马相如得到汉武帝的赏识后,一人在京城待了六年。 我就奇怪,都是中郎将了,是没饭吃,还是没房子住?怎么不把卓文君接到京城呢? 这么深的感情,六年异地,这不是扯淡吗?奇怪的是,一向特立独行的卓文君竟然也没闹。 所以,这六年,我严重怀疑,司马相如,虽然没有纳妾,但是一定与那个女子在一起了。 无论是从生理上,还是心理上,文人禁欲,在历史上几乎不存在。 第五,卓文君嫁给司马相如后,一直没有子女,历史也没有相关记载。 是女的不能生?还是男的不能育?这个也是藏在历史里,无人可知了。 不管怎样,异地的六年,也是两人感情危机的六年。 没有子女牵扯,又两地相隔,也许感情真的淡了吧。 总之,他们的爱情,并不是从一而终,也不是真的纯爱,而是和别人一样,也是历经了千山万水,归来心有遗憾的一生。 所以,爱情是存在的,爱的时候是真爱,不爱的时候,也是真的不爱了,即便不离不别,剩下的也就是八分将就了。 昨天在评论区看到这样一段话:当你爱一个人时,她咳嗽一声,你都会当做是感冒;当你不爱一个人的时候,即便她上吊,你都会觉得她在荡秋千…… 所以,无论是传说还是传奇,人性是一样的,爱情永远没有旷世,只短期热烈,劲过去了,该干嘛干嘛去,心存幻想,就是傻子! 可笑的是,我竟不知“家徒四壁”这个成语,是因司马相如而来。 也不知“愿得一人心,白首不相离”是出自卓文君的笔下。 真是学到了! 所以,看故事,看核心,嗑爱情,嗑心酸,人就容易醒脑。 就此吧,收!

0 阅读:0
烟柳画桥醉春风

烟柳画桥醉春风

烟柳画桥醉春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