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0年,红军军委书记罗南辉被捕。不等敌人用刑,他直接哭跪求饶,说啥都愿招;敌人放他测试,他反倒拽着监狱大门不肯走! 于是就有了开头那一幕——敌人刚把绳子松开,他扑通一声跪下,鼻涕眼泪一把抓:“长官,我可算找到你们了!村里天天抓壮丁,我饭都吃不起,给口饱饭,让说啥说啥!”审讯官一脚踹过去,他顺势滚两圈,抱着对方大腿哭得更响。敌人懵了:这就是传说中的军委书记?怕不是抓错了吧! 为了“验货”,敌人把他关进小号子,故意放出风声:明天一早押去刑场。夜里,看守故意留道门缝,看他跑不跑。结果罗南辉抱着门柱死活不撒手:“外面兵荒马乱,我一出去就被乱枪打死!长官行行好,让我多蹲几天,有稀饭就行!”看守气得笑出声:见过怕死的,没见过这么怕死的。于是“怂包”标签牢牢贴上,敌人懒得再浪费子弹,把他扔进普通号子,和一群偷鸡摸狗的毛贼关一起。 可就是这个“怂包”,一转身就成了狱里最勤快的小伙计。每天抢着倒马桶、擦地板,还帮看守洗衣服。衣服洗完,他顺手就把各牢房人数、岗哨轮换、甚至厕所通向哪条沟,全记在心里。一个月后,他用洗马桶水在墙上画地图,把情报通过送饭的老头传出去。外面同志收到消息:狱内防守松散,可以劫狱!于是里应外合,一个雨夜,三十多名同志成功越狱,其中就包括装怂的罗南辉。 越狱那天,他依旧哭哭啼啼抱着门柱喊“我不走”,等看守靠近,他突然一个肘击,反手把对方铐在栏杆上,转身冲进雨幕。跑出监狱老远,他才回头冲黑暗里拱了拱手:“各位长官,对不住,稀饭挺好喝,就是咸菜咸了点!”一句话,把几个月的窝囊气全吐光。 后来,罗南辉带着剩下的同志重新拉起游击队,川东火种没灭,反倒越烧越旺。有人问他:当众下跪哭嚎,不觉得丢人?他咧嘴一笑:“面子能值几个钱?能换十几条命,赚大了!”这句话,被后来的地下党员当成教材:该刚就刚,该怂就怂,保命不是怕死,是为了多杀几个敌人。 今天,我们说起英雄,爱用“宁死不屈”“铁骨铮铮”。可罗南辉的故事告诉我:能屈能伸,也是英雄本色。硬碰硬固然壮烈,可有时候,装怂、示弱、甚至扮小丑,一样能救下战友、保存火种。真正的勇敢,不是不怕死,而是敢把“面子”撕下来踩两脚,只为让更多人活下去。那些影视里“一枪一个”的爽剧看看就好,真实战场,拼的是脑子,是忍耐,是把眼泪当子弹,把笑脸当匕首。 再说点近的。我小区有个保安大叔,年轻时抓小偷,被捅三刀,现在肚子上还有长长的疤。他常说:“那时候我装死,小偷才停手,要不命都没了。后来警察来了,我活下来了,才有机会在这儿给你们开门。”看,生活的逻辑和罗南辉一样:该低头时就低头,低头不是认输,是为了抬头那一下更带劲。 所以,下次别急着嘲笑“怂包”,也别急着给英雄贴标签。真正的硬汉,也许就是那个在监狱里哭天喊地、转身却带着三十多号人冲出牢笼的“戏精”。历史不是非黑即白,而是一道彩虹——红的是热血,橙的是智慧,黄的是脸皮,绿的是忍耐,蓝的是天空,靛的是伤痕,紫的是尊严。七种颜色混在一起,才拼得出那个年代的真相。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1943年,戴笠都称“鬼难拿”的汉奸,八路军两次围捕都失手!汉奸巧用易妆术逃
【2评论】【29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