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冤不冤?”8月,一男子晚上去找舅妈,不料,却意外撞见舅妈偷情,由于男子身体强壮,就将舅妈的情人堵在房间内,将其打得头破血流,甚至还拿来水果刀威胁对方。情人情急之下,转身从3楼的窗户往下跳,导致身体多处骨折,被鉴定为十级伤残,要求对方赔偿35万元。法院:赔偿18万元!
一场因婚外情掀起的风波,最终的结局却出人意料。一个为躲避殴打从三楼跳下致残的情人,反手将施暴者告上法庭,竟然还获得了高额赔偿。
这事听起来是不是有点颠覆三观?大家可能会想,明明是犯错在先,怎么还有理了?
但这起案件的判决,恰恰给我们上了一堂关于法律与道德边界的公开课。
让思绪飘回那个氛围凝重得几乎让人喘不过气的夜晚。在阿娟位于三楼的出租屋里,她的情人阿强正在喝酒吃饭。
突然,门开了,阿娟身形强壮的外甥阿凯闯了进来。他是受舅舅所托来给身体不适的舅妈送些水果零食,没想到撞见了这一幕。
眼前的景象让阿凯怒火中烧,他冲上去质问阿强是谁。心虚的阿强只想赶紧溜走,但阿凯凭借体格优势,死死堵住了唯一的出路。
言语间的火花尚未熄灭,争执便已挣脱语言的束缚,演变成肢体的激烈碰撞。冲突爆发时,阿凯对阿强动了狠手,不仅打得对方头部淌血,更将人狠狠按在床榻上,一只手死死扼住了他的脖颈,那力道仿佛要断绝对方的呼吸。
当阿凯抄起一把水果刀时,屋内的空气凝固了,恐惧达到了顶点。对于阿强来说,这已经不是难堪的问题,而是实实在在的生命威胁。
在那个瞬间,窗户成了他唯一的生路。于是,他纵身一跃。法院后来将这一跳定性为“规避危险的正常反应”,这意味着,跳楼不是他自己想不开,而是被阿凯一步步逼出来的。
这一跳,代价是惨重的。阿强身体多个部位均出现骨折情况,经过专业评定,其伤残等级最终确定为十级。
他随后将施暴的外甥阿凯和舅妈阿娟一同告上法庭,索赔35万元。大家可能会觉得,阿娟作为当事人之一,肯定也脱不了干系吧?
但有意思的是,在整个过程中,舅妈阿娟一直在拼命劝阻外甥,让他冷静。正是这个关键行为,让她在法律上免除了责任。
法官认为,她已经尽到了劝阻的义务,暴力的失控完全是阿凯的个人行为。
那么,核心的责任该如何划分?在司法裁判的价值天平上,那杆承载着公平正义的标尺,从未向争议两端的任何一方倾斜分毫。
阿凯的暴力和持刀威胁,是导致阿强跳楼的直接原因,这是无可辩驳的侵权行为。他打着维护亲情的旗号,行为却远远超过了制止不当行为的底线,从干预者变成了加害者。
但同时,阿强自身也并非全无过错。他与有夫之妇保持不正当关系,本身就存在道德和法律上的瑕疵。这就是法律上的“过错相抵”原则。
你的确受伤了,但事情的起因你也有责任。
最终,法院判决,外甥阿凯为自己的失控行为承担60%的责任,需要赔偿阿强18万余元。这个数字,既是对他暴力行为的惩罚,也考虑了阿强自身存在的过错。
这个判决清晰地告诉我们:道德的归道德,法律的归法律。
任何人都无权因为对方的道德瑕疵,就对其进行法外惩罚,剥夺其最基本的生命健康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