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不是中国?”中药被日本发扬光大,赚尽了全世界的钱,且享有多项专利。我国干

运赛过去 2025-10-04 19:46:50

“为什么不是中国?”中药被日本发扬光大,赚尽了全世界的钱,且享有多项专利。我国干什么去了?其实我们有苦衷。到底我们有什么苦衷呢?这还得从“辛追夫人”说起。 说起中药这事儿,总让人觉得窝火,明明是我们老祖宗的宝贝,日本那边搞出汉方药,卖得风生水起,全球市场大头都让他们捞走了,还申请了一堆专利。我们这边呢,原材料大把出口,人家加工成成品回来赚我们的钱。这问题不是一天两天了,根子还得挖到上世纪70年代,那时候国家正忙着外交大事,马王堆汉墓刚挖出来没几年,就牵扯出一段中日往事。 先说说这个辛追夫人吧,她是长沙国丞相利苍的老婆,西汉文帝时期的人,大概活到50岁左右。1972年到1974年,马王堆三座汉墓陆续发掘,一号墓里躺着的就是她,尸体保存得特别好,皮肤还弹性十足,黑头发长及腰,关节都能弯曲。专家后来检查,发现她生前有高血压、心脏病和肝脏问题,还得过风湿,可能是劳累过度。墓里陪葬品堆成山,丝织品、漆器、竹简帛书啥都有,总共上万件。最值钱的当属那些帛书,记录了早期中医知识,比如《五十二病方》,这是现存最早的方书,里面有上千个药方,讲怎么用草药治病。还有《合阴阳方》和《天下至道谈》,全是养生秘籍,调阴阳、导引吐纳啥的。这些东西不光是古籍,还直接关系到防腐技术,为什么尸体两千多年不烂?就是墓里用了米粒、丝被和药膏密封,外加墓室结构特殊。 马王堆出土后,轰动世界,成了中国考古大发现之一。湖南省博物院到现在还把辛追尸体和文物陈列着,数字复原技术都用上了,3D模型还原她的样子,服饰妆容全按出土品来。那些帛书呢,专家解读后,发现里面好多内容是中医基础,影响深远。要不是这些,我们对汉代医学了解少多了。 这就绕到1972年,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华。那年9月,他带队来北京,推动中日邦交正常化,周恩来总理亲自接待,还带他参观马王堆文物展。田中一看那些帛书,眼睛直了,当时中国国力有限,田中又是亲华派,周恩来权衡再三,同意部分复制品赠送。日本那边后来以此为基础,1981年派上百专家来要完整资料,中国兑现承诺,把西汉典籍全给了,包括那些养生方子。实事求是地说,这事儿是外交需要,中日关系当时正起步,赠书算友好象征。但结果呢,日本学者翻译后,直接把药方标准化,申请专利,搞出汉方药产业。 日本汉方药是怎么火起来的?说白了,他们学了中医皮毛,结合现代工业,标准化生产。最早中医是4世纪通过朝鲜半岛传过去的,日本从古籍里挑精华,像马王堆帛书里的方子,改成固定配比的颗粒、胶囊。津村制药就是典型,1893年创立,现在全球汉方龙头。他们在中国建了70多个GAP基地,种人参、当归啥的,比我们同仁堂的8个基地多多了。2022年,津村医疗用汉方市场规模1819亿日元,出口欧美赚翻天。全球中药贸易里,日本汉方占大头,据中国药学会数据,海外中成药市场日本拿了80%以上,中国才0.3%。原材料呢?80%从中国进口,黄芪、甘草啥的,全是我们产的,他们加工后卖高价。 这不是日本一家,韩国也跟着沾光。他们改了同仁堂的一些配方,申请自家专利,年销售不错。2001年,一家日本公司还拿肠道炎症中药去美国注册,授权后盆满钵满。青蒿素这事儿更气人,屠呦呦团队1972年发现,救了无数疟疾病人,她2015年拿诺奖。可当时中国没专利法,德国企业抢先申请,造成经济损失上亿。屠呦呦自己说,早期论文作者都匿名,成果公布晚了点。 我们为啥落到这步?说到底,起步晚,保护弱。改革开放前,国家忙恢复经济,中药研究跟不上。专利意识更差,900多种中草药项目被日韩抢注,国内中药市场30%、国际90%份额丢了。日本有200多家汉方厂,医生80%会开处方,药店全卖汉方。中国中药市场大,2022年14万亿日元规模,是日本40倍,但出口少,标准化难。中医讲究一人一方,体质不同药就不一样,日本汉方固定配比,适合工业化,但丢了精髓。 总的看,这苦衷是历史遗留加管理短板,但机会大着呢。中国中药出口2022年超10亿美元,亚非拉市场潜力足。别总怨别人,咱自己争气,标准化、专利化、国际化,三管齐下,中药全球第一指日可待。辛追的帛书,本是我们的,现在借鸡生蛋。

0 阅读:50

猜你喜欢

运赛过去

运赛过去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