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空间站为什么要叫上外国人来?因为说白了,阿拉伯老板抬手就是300亿美元,不要技术不要系统,就纯上来看看。 早在2011年,美国就搞了个“沃尔夫条款”,明着禁止NASA跟中国航天有任何往来——那时候咱们想参与美国主导的太空项目,连门都摸不着。 当时提出这条款的共和党议员沃尔夫,满脑子都是 “中国会偷技术”“会搞网络攻击” 的妄想,甚至放话要限制合作直到 “中国人权记录改善”,这种偏执简直没边了。 有意思的是,条款出台前一年,NASA 前局长博尔登还带着代表团访华,把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空间技术研究院都看了个遍,甚至进了天宫一号的太空舱,当时美国政府本来还挺想把中国拉进国际空间站的,结果报告交上去,沃尔夫直接怒了,反手就把白宫科技政策办公室的预算砍了一大块,放话要让他们 “付出代价”。 这一下可好,中国想参与美国主导的太空项目彻底成了泡影,别说核心技术,连边都摸不着了。 更讽刺的是,这条款不仅没挡住中国航天,反而把美国自己捆住了,后来嫦娥六号带回月背土壤,美国科学家眼馋得不行,却因为这破条款没法合作,乔治华盛顿大学的太空政策专家都直言这是 “战略错误”。 再说说航天这行当的烧钱程度,没点家底根本玩不转。美国主导的国际空间站就是个活生生的例子,16 个国家联手搞了二十多年,总成本直接干到 1500 亿美元以上,光美国一家就掏了 1000 多亿,欧洲航天局出 85 亿,日本 31 亿,加拿大 10 亿,就算这么分摊,每年维护费还得 50 亿美元,相当于打了场持久战。 而中国天宫空间站虽然精打细算,总造价没超过 80 亿美元,可后续运营、设备升级、科研项目哪样不要钱?国际空间站里一套厕所都要 1900 万美元,一台光谱仪 20 亿美元,这钱从哪儿来? 拉国际合作本来就是航天领域的惯例,美国当年也是靠拉着盟友出钱才撑起空间站的,中国只不过是走了条早就被验证过的路。 这时候阿拉伯老板们的出现就顺理成章了,抬手就是大笔资金,不要技术不要系统,就想上太空看看、做点实验,这种合作谁能拒绝? 阿联酋就是最典型的例子,早早就和中国签了航天合作协议,2023 年他们的航天员苏丹・奈亚迪还跟着中国航天员一起进驻天宫,在上面待了半年,做了不少科学实验。 虽说没直接公布具体金额,但想想国际空间站那套玩法,这种载人飞行加实验项目的合作,资金投入绝对不是小数目,说是 “天价门票” 一点不夸张。 而且不止阿拉伯国家,欧洲航天局、意大利、德国这些美国的传统盟友,也都挤着要和中国合作,意大利航天员萨曼莎・克里斯托福雷蒂早就开始接受中国空间站的任务训练,德国更是直接参与了空间站的设备研发,这些合作背后,自然少不了真金白银的支持。 更关键的是,这种合作根本不亏。中国拿资金支撑空间站运营和科研,合作方获得太空实验和载人飞行的机会,双赢的买卖何乐而不为? 反观美国,当年把中国拒之门外,现在国际空间站老化严重,每天漏气 3.7 磅,退役后各国的太空项目都得找下家,NASA 前局长博尔登早就预言 “中国会吸引走美国的合作伙伴”,现在看来一点没说错。 那些当年跟着美国排挤中国的国家,现在一个个转头找中国合作,毕竟太空探索不是赌气,真金白银和实际机会才最实在。 美国自己搞出来的 “沃尔夫条款”,最后变成了捆住自己的绳子,而中国正好借着国际合作的机会,既解决了资金问题,又扩大了航天影响力,这波操作可比单纯闭门造车高明多了。
中国空间站为什么要叫上外国人来?因为说白了,阿拉伯老板抬手就是300亿美元,不要
康安说历史
2025-10-04 23:46:17
0
阅读: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