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肥价格为啥跌?这次国庆回农村老家才看清:不是农民不想买,是真没辙! 要是搁以前,随便一个“用肥旺季要到了”的消息,都能让化肥经销商忙着囤货,今年咋就完全失灵了?十一假期回了趟河南农村老家,跟乡亲们蹲在地头聊了半天,才算把这事儿琢磨明白。 往年中秋前后,老家早该是“机器轰鸣、人来人往”的热闹劲儿——玉米地里收割机穿梭,花生地里农民弯腰刨果,农资店门口挤满了拉化肥、买种子的人,店老板得雇俩临时工帮忙搬货,饭都得端在手里吃。可今年回去一看,村口的水泥路空荡荡的,地里更是一片狼藉:玉米秆泡在积水里,有的已经发黑倒伏,穗子上的玉米粒发了霉;花生地更惨,挖出来的花生一半生了芽,沾着黑泥堆在田埂上,连块能晾晒的干地都找不到。 隔壁的王大叔蹲在玉米地埂上抽烟,手里攥着刚卖玉米的零钱,指节都捏白了:“今年这玉米,一斤才卖6毛,我家5亩地收了三千多斤,卖了刚两千出头。你算算成本——种子一亩地50块,化肥120块,农药、浇水、收割加起来快200块,这一季下来,纯赔了小一千!”他说着指了指不远处的花生地,“李婶家的花生更惨,抢收回来堆在屋里,没太阳晒,昨天翻的时候,底下都捂出霉点了,这哪还敢想明年的化肥?” 不光秋收赔了钱,秋播更是彻底“卡了壳”。往年这时候,地里早该耕完了,拖拉机在田里翻出新鲜的土垄,就等霜降前播冬小麦。可今年连阴雨下了快一个月,我试着往地里踩了踩,鞋底陷进泥里足有半尺深,拔腿都费劲。村头农资店的张老板搬个小马扎坐在门口,看着空荡荡的店面叹气:“往年这时候,我这店里的化肥都卖出去一半了,今年到现在,才卖了两吨多,连仓库的十分之一都不到。昨天有个老客户来问,我说现在买肥划算,他摇摇头说‘地都耕不了,买回去堆着受潮结块,不是白扔钱吗?’” 我打开天气预报给张老板看,未来半个月还是“阴雨天”的图标,他苦笑了一声:“照这雨势,秋播至少得比往年晚二十天,就算雨停了,地里的水也得排三四天才能耕。农民手里没赚到钱,地又种不上,谁还急着买化肥?”要知道,我们老家所在的中原地区,可是全国有名的粮食主产区,也是化肥厂家的“核心销售区”,往年厂家的货车能排到村口送货,今年仓库里的化肥堆得快到天花板,业务员跑遍周边村子,也没签下几个订单。 以前总觉得化肥价格涨跌,全看国际粮价、出口政策这些“大新闻”,这次回农村才明白,最根本的还是农民的“口袋”和“地里的活儿”。农民丰收了、有钱赚,才会提前囤化肥、备种子;可要是收成赔了本,地里的活儿又被天气耽误,就算化肥再便宜,大家也得攥紧钱袋子——毕竟吃饭、过日子才是头等大事。今年这连阴雨,不光毁了秋收的希望,还浇灭了秋播的盼头,化肥需求自然上不去,价格只能一路往下走。 临走前,王大叔跟我说:“要是下个月再不下晴,冬小麦都没法种了,明年开春更用不上多少肥。”听着这话,再看看农资店门口“化肥降价促销”的海报,心里真不是滋味。你们老家今年秋收受影响了吗?农资店的生意咋样?评论区聊聊你的见闻!
“好言劝不住该死的鬼!”3月13日江西赣州,三个大妈来到一处果园,他们没有偷果子
【1评论】【5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