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0年,他投靠日军当汉奸,被人嘲笑“皇军的一条狗”,然而9年后,他凭借大白纸上的4个字,成功解放上海,他是谁? 说起刘昌义这个人,在中国近现代史上算得上是个复杂人物,一辈子军旅生涯,经历过投降日军的黑点,也干过率部起义的亮堂事。1905年12月6日,他出生在河北任丘一个小康人家,从小念书识字,家里条件还行,让他有机会接触些古书和时事。年轻时候的刘昌义就对乱世挺有感触,那时候军阀混战,百姓日子苦,他决定从军保家卫国。1920年代初,他先在曹锟部队混了会儿,很快就转到冯玉祥的西北军,那可是个有名的杂牌军派系。 1927年,刘昌义进了西北军官学校高级班,学了点军事知识,毕业后冯玉祥看中他,提拔到副师长位置。1930年中原大战打响,他作为反蒋联军的副师长,带队在河南一线作战,那场仗规模大,双方死伤惨重,他的部队也跟着吃了败仗。战后他卸了军职,回老家闲住几年,期间日本人在东北搞事,九一八事变让他坐不住了。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日军大举入侵,他在家乡任丘拉起抗日队伍,动员当地人搞游击,次年国民政府把他的武装编进第一战区游击队,名义上配合正规军打游击。 不过,刘昌义的部队在国民党体系里属于边缘货色,武器老旧,汉阳造步枪为主,军饷还常被嫡系部队扣压,士兵怨声载道。他自己也对国民党内部的派系斗争和腐败看不顺眼。1940年春夏之交,他的部队在河北执行掩护主力撤退的任务,结果被日军几路围堵,弹药粮草都快见底了,只剩一千来号人困在山谷里。日军没急着进攻,而是派人劝降,许诺给装备和地盘。刘昌义权衡再三,选择假装投降,保住部队实力。这事儿一传开,外面人骂他汉奸,皇军的一条狗那种帽子扣得死死的。 投降后,日军还真给了些先进武器,机枪野炮都有,刘昌义借机扩军到几万人规模。没过几个月,1941年9月,他设局请日军军官来检阅部队,带了五百多日军,结果部队突然发难,把他们全歼了,杀了六百来人,缴获步枪五百多支,机枪四十多挺,野炮两门。这场诈降反杀让国民党高层乐坏了,蒋介石亲自授给他三级云麾勋章,还让他当十五军军长。之后抗日战场上,他的部队冲在前面,豫北地区收复八个县,战绩不赖,很快就升到副总司令。 抗日战争赢了,1945年日本投降,大家本该喘口气,可蒋介石马上转头打内战。刘昌义这种西北军旧部又被边缘化了,实权没了,每个月就领点薪水过日子。他对蒋介石的独裁作风早就有意见,公开说过希望汤恩伯或冯玉祥能顶上。1948年,通过李济深介绍,他认识了王葆真,在对方影响下,刘昌义看清了形势,觉得只有跟着共产党干,才能结束内战,让国家太平。11月,他正式加入共产党地下组织,王葆真教他伺机起义,迎接解放军。王葆真后来被捕,断了联系,但他没动摇。 1949年春,解放军渡江战役打得风生水起,上海成了蒋介石的最后堡垒。他撤走嫡系部队,把守苏州河的重任扔给刘昌义,任命他为淞沪警备副司令兼五十一军军长,其实就是想让他当炮灰。刘昌义带了四万多兵,守着上海北岸。解放军总攻前夕,派王中民做联络,秘密接触刘昌义。刘昌义早有准备,5月25日中午,他和解放军代表谈判,同意限期交出阵地,部队集结待命。那天,他亲笔写下“起义通电”四个字,作为正式通告。这四个字一出,国民党部队停火,解放军顺利过河,上海没打成巷战,避免了城市大破坏。25日晚,第三野战军第三十军和第三十一军推进,26日凌晨就控制了市区,全城和平解放。 刘昌义的起义不光保住了上海,还带动了其他国民党部队跟进,比如第二十一军和第一二三军也跟着起义,总共四万多人归顺。这事儿在历史上挺关键的,上海作为经济中心,要是硬打,损失得有多大。起义后,他的部队整编进人民解放军,他继续当五十一军军长,参与后续工作。1950年舟山战役,他帮华东局统战部拉拢国民党残部,好几支守军就这么投了诚。1955年全国授衔,他被授予少将军衔,那时候他已经五十出头,军旅生涯算圆满了。 后来,刘昌义渐渐退居二线,调到后勤岗位,负责些训练和整编的事。上海解放后,他定居在那儿,生活安定,偶尔参加政协会议,当委员啥的。晚年他爱看书,写点回忆,记录那些年军旅见闻。1994年10月4日,他在上海去世,享年89岁。追悼会挺隆重,骨灰安放在本地陵园。
1943年,戴笠都称“鬼难拿”的汉奸,八路军两次围捕都失手!汉奸巧用易妆术逃
【6评论】【36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