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总理莫迪已经做出了选择,不论是在金砖国家还是上合组织,都不会与广大发展中国家一起,反对美国的霸权了,不仅如此,印度可能在美国的授意下在印太地区采取行动,从而影响金砖国家共同对抗美国霸权的合作,印度商务与工业部长戈亚尔表示,中印两国正在就稀土问题进行磋商。 莫迪最近在金砖、上合里的态度越来越明显了 — 不再跟着发展中国家一起反对美国霸权,反而想借着美国的劲在印太搞动作。但这如意算盘里藏着个漏洞,就出在稀土上。 先说说印度的稀土家底有多 “中看不中用”。全世界稀土储量排第五,听起来挺唬人,可 2024 年全年就挖了 2900 吨,连中国零头的 1% 都不到。 更要命的是技术,印度自己最多能把稀土提纯到 82%,这玩意儿连做个普通磁铁都费劲,更别提导弹、新能源车这些高端用场了。反观中国,军工级的稀土纯度能做到 99.999%,差着好几个档次呢。 技术不行就想走捷径,印度想出个 “二道贩子” 的歪招。把自己挖的低纯度矿石偷偷运到中国精炼,贴个 “印度制造” 的标签再卖给美国、日本。 2024 年卖给日本的 1000 吨稀土里,60% 其实都是中国精炼的货。日本本来想躲开中国供应链,结果花了比直接买贵 20% 的钱,拿到的还是中国货,等于白交了 “贴牌费”。 这生意本来做得挺滋润,直到中国 2023 年收紧了稀土出口管制。现在出口稀土得详细报备最终用在哪儿,还得接受 “元素指纹追踪”— 每批稀土的成分都像身份证,一查就知道流向。 印度巨头韦丹塔公司就栽了,明明承诺稀土用在民用电动车,结果被查出偷偷卖给了美国雷神公司造导弹,30 多份承诺书全是伪造的。中国直接断了它的供货,这家公司库存很快见底,资金链差点崩了。 没了中国的货,印度自己的产业先慌了。新能源车企的永磁体库存撑不过 72 小时,不得不减产;军工更头疼,导弹和无人机的生产直接卡了壳。 莫迪政府赶紧拨了 2.9 亿美元搞本土开采,还让韦丹塔去投标矿区,可矿区要么在反对党控制的地盘拿不到审批,要么因为伴生放射性废料通不过环评,短期根本指望不上。 这时候美国跳出来 “送温暖” 了,说要和印度搞 “关键矿产合作”,一起投资 9000 万美元建研究机构,还拉着去南美搞锂矿、非洲搞稀土。 但美国的心思比谁都明白,它就是想让印度当 “原料供应商”,只给 2 亿美元贷款,却要印度承担 70% 的建厂成本,核心的提纯技术半点儿不松口。莫迪本来想靠美国换技术,结果发现自己只是个 “工具人”。 更讽刺的是印度对日本的操作。2025 年 6 月,印度突然给日本断供稀土,说要 “优先保障本国需求”,可日本一验库存才发现,这些所谓的 “印度稀土” 全是中国批次的货。 没过几天印度又变卦,要么让日本加价,要么让日本转让提纯技术还得给印度控股权,把日本气得骂这是 “供应链勒索”。这场闹剧彻底暴露了印度的底气 — 所谓的 “替代供应链”,根本就是个空架子。 现在再看莫迪在金砖国家的态度,就懂了其中的算计。巴西、南非想搞 “金砖稀土联合储备库”,印度死活不参加,转头就跟美国、日本凑了个 “印太稀土联盟”。 可他忘了,自己连高纯度稀土都得靠中国,真要帮美国打压中国,最先卡脖子的就是自己的产业。2025 年金砖峰会上,莫迪抱怨中国 “武器化稀土”,结果没一个国家响应,因为大家都清楚,是印度自己违规在先。 说到底,这事儿的逻辑特简单:美国想建 “去中国化” 供应链,拉了有资源没技术的印度当幌子;印度想靠美国的支持搞产业升级,却没本事摆脱对中国的依赖;中国只要把住技术和监管的关,所谓的 “替代链” 自己就会崩。 莫迪现在的选择,看似站在了美国那边,实则是把印度绑在了一条没底的船上 — 毕竟稀土这东西,不是有矿就能行,技术和产业链的差距,可不是靠站队就能补上的。
莫迪你凑什么热闹,这是印度能凑的局吗?93大阅兵震惊了整个世界,其中有两国家
【3评论】【2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