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总理莫迪已经做出了选择,不论是在金砖国家还是上合组织,都不会与广大发展中国家一起,反对美国的霸权了,不仅如此,印度可能在美国的授意下在印太地区采取行动,从而影响金砖国家共同对抗美国霸权的合作,印度商务与工业部长戈亚尔表示,中印两国正在就稀土问题进行磋商。 莫迪最近在国际舞台上的表现,让人不禁想起印度电影里的「两面派」角色。这边厢在金砖峰会拒绝支持反美提案,那边厢又在美国主导的Quad机制里讨论如何围堵中国稀土供应链。 先说金砖峰会那档子事,之前巴西总统卢拉组织线上峰会,金砖各国领导人都露面了,就莫迪躲着不来,让外长苏杰生替他站台。 明眼人都能看出来,他就是不想在峰会上跟美国唱反调,怕影响了印度和美国的关税谈判。苏杰生在会上更是轻描淡写,压根不提反对美国霸权的事,反而扯起金砖内部的贸易不平衡,说印度跟中国有600亿美元的贸易逆差,得赶紧解决。 这哪是来合作反霸权的,分明是借机会给自己谋私利,把金砖国家共同对抗美国关税壁垒的事儿抛到九霄云外了。 要知道金砖成立的初衷就是抱团对抗单极霸权,结果印度倒好,为了自己那点谈判利益,直接当起了“逃兵”,这种做法实在不地道。 更让人不齿的是,这边刚在金砖峰会避重就轻,那边莫迪就跑到美国主导的Quad机制里凑热闹,跟着讨论怎么围堵中国的稀土供应链。 稀土这东西多重要啊,不管是新能源汽车还是高端武器,都离不了它,中国在全球稀土供应链里的地位本来就关键。 印度倒好,一边不想得罪美国,想靠着Quad机制捞点好处,一边就跟着美国琢磨怎么卡中国的脖子,这种吃里扒外的操作,把“两面派”的本性暴露得明明白白。 最讽刺的是,印度商务与工业部长戈亚尔还说中印正在谈稀土问题,这话说得好听,其实全是算计。 印度自己稀土储量不小,但开采和加工技术差得远,根本没法跟中国比,它想跟中国谈,无非是想从中国这儿拿技术、拿便利,好让自己的稀土产业起来。 可转头就在Quad里跟美国合计着围堵中国供应链,这不是明摆着耍小聪明吗?真当中国看不出来它的心思?说白了,印度就是想两边占便宜,既想从中国这儿捞稀土的好处,又想靠着美国打压中国,这种如意算盘根本打不响。 莫迪这么折腾,说到底就是骨子里的投机主义在作祟,他总想着当“全球南方”的老大,又离不开美西方的技术和市场支持,所以就搞起了这种左右摇摆的外交。 前阵子他刚去俄罗斯跟普京拥抱,承诺加强能源和国防合作,转头又跑到乌克兰跟泽连斯基签合作文件,还说要支持和平解决冲突。 可实际上,他既不想得罪俄罗斯,毕竟要靠俄罗斯的低价石油赚钱,现在印度进口的俄罗斯石油已经占了总量的40%以上,又不想让美国不高兴,怕美国在关税和技术上卡它的脖子。 这种“骑墙”的做法,看似风光,其实早就被各方看透了,美国都公开警告他“在冲突时期不存在战略自主”,俄罗斯也明白他只是想捞好处。 在对华关系上,印度的两面三刀更明显,之前王毅外长访印,印方明明承认“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转头就说立场没变,还继续推进跟台湾的经贸合作,想借台湾问题牵制中国。 现在又跟中国谈稀土,无非是想利用中国的资源和技术补自己的短板,可背地里却跟着美国搞围堵,这种心口不一的行为,根本没一点大国该有的信誉。 有人可能觉得印度这是“聪明”,能在大国之间捞好处,可实际上这全是短视的小聪明,金砖国家本来是发展中国家对抗霸权的重要平台,印度这么拆台,只会让其他成员国寒心,最后自己在金砖里的话语权也会越来越弱。 而且它跟美国走得近,也未必能捞到真好处,美国从来都是把盟友当棋子,等印度没用了,肯定会被一脚踢开。 就像之前美印关税谈判,美国逼着印度开放农产品市场,印度不肯让步,美国立马就威胁加征26%的关税,这就是现实。 再看看印度自身的实力,根本撑不起它的野心,军事上,别看军队人数不少,装备全是“大杂烩”,种姓制度还渗透在军队里,军官选拔看血统不看能力,腐败问题一大堆。 中国有歼-20隐形战机、东风导弹,印度还在用上世纪的米格-21,被人笑称“飞行棺材”,经济上更别提了,GDP连中国的四分之一都不到,基础设施差得离谱,电力短缺、公路破败,台企去投资都抱怨效率低下,就这实力,还想在中美之间耍花样,简直是自不量力。 莫迪总把“战略自主”挂在嘴边,可实际上做的全是依附美国的事,在金砖和上合组织里不跟发展中国家一条心,反而跟着美国搞小圈子,这种行为不仅破坏了多边合作,最后也只会害了印度自己。 现在中印谈稀土,要是印度还抱着“两面派”的心思,一边谈合作一边搞围堵,那谈判肯定不会有好结果。 中国从来不怕施压,印度要是真敢在印太地区搞小动作,损害中国利益,最后必然要付出代价。
印度总理莫迪已经做出了选择,不论是在金砖国家还是上合组织,都不会与广大发展中国家
漫聊小知识
2025-10-06 16:43:01
0
阅读: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