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风]高市早苗真是个好演员,简直可以拿奥斯卡奖了! 之前竞选时,她嘴炮打得比谁

士气沉沉 2025-10-06 21:50:56

[微风]高市早苗真是个好演员,简直可以拿奥斯卡奖了! 之前竞选时,她嘴炮打得比谁都响,刚把总裁位置攥手里,首相眼看就要稳了,立马就变脸了。 跑到美国哈德逊研究所写文章,口气软得像烂面条,说什么台海和平非常重要,还盼着能跟中国“坦率对话”! 问她以后还拜不拜靖国神社,她支支吾吾地说,要“看外交情况再定”。这不就是以前拍胸脯,现在装糊涂的戏精表演嘛! 以前她是“求票阶段”,不用管实际干活,喊几句狠话能圈住右翼投票;现在不一样了,马上要当首相,得真刀真枪管事儿了,再像以前那样瞎咋呼,纯粹是给自己找不痛快。 政治舞台从来不缺好演员,但像高市早苗这样,能在短时间内上演如此精彩变脸的,确实不多见。说她能拿奥斯卡奖,真不是一句空话,这演技,简直浑然天成。 回想不久前的自民党总裁竞选,她可是把鹰派角色演到了极致,嘴炮之响亮,立场之强硬,让右翼支持者们看得热血沸腾,仿佛看到了日本政坛一颗冉冉升起的“铁血女星”。 那时候的她,是安倍晋三政治路线最忠实的继承者,是修宪议题上最积极的急先锋,也是靖国神社最坚定的参拜者。每一次发言,都像是在向支持者们拍着胸脯保证:我,就是你们要的那个人。 然而,戏剧性的转折来得比谁都快。当总裁的宝座看似触手可及,首相大位仿佛已在招手之际,她的剧本突然换了。舞台从国内的竞选集会,搬到了大洋彼岸的美国哈德逊研究所。 这个地方可不一般,是影响美国对外政策的重要智库,面对的听众不再是只需要口号和情绪的国内选民,而是精于计算、看重实际利益的国际战略家们。 于是,我们看到了一个全新的高市早苗。她的口气,不再是之前那种硬邦邦的金属质感,而是变得柔软,甚至有些绵软无力,被一些人形容为“软得像烂面条”。 她开始大谈特谈台海和平的重要性,强调稳定压倒一切,甚至还表达出希望与中国进行“坦率对话”的意愿。这番言论,与之前那个动辄放狠话的形象相比,简直判若两人。 更精彩的表演还在后头。当被记者再次问及那个曾经让她赚足眼球的问题——当选首相后,还会不会去参拜靖国神社? 她开始打起了太极,不再像过去那样斩钉截铁,而是支支吾吾地表示,要“综合考量外交情况再做决定”。 这句话堪称教科书级别的含糊其辞,既没有得罪国内的右翼基本盘,又向中韩等邻国释放了模糊的善意信号。这哪里还是那个拍着胸脯保证的“铁血女星”,分明成了一个深谙外交辞令、懂得审时度势的“老戏骨”。 这种转变背后,其实是一场精心计算的角色切换。在“求票阶段”,政治人物的首要任务是“圈粉”,是凝聚核心支持者。 高市早苗选择扮演一个极端鹰派,用最简单、最刺激的口号,去吸引那些对现状不满、渴望强硬外交的右翼选民。 这个阶段,她不需要考虑实际操作,因为喊口号是不用负责任的。可一旦她跨过那道门槛,从“竞选者”变为“准执政者”,情况就完全不同了。她要面对的,不再是单一的选民群体,而是整个国家的经济、外交和安全。 真刀真枪地管事儿,意味着每一个决定都可能引发连锁反应。再像以前那样光顾着瞎咋呼,跟中国硬碰硬,跟韩国对着干,不仅会激化地区矛盾,更可能重创日本高度依赖外贸的经济。这种苦果,最终得由全体日本国民来买单,到时候她的政治生命也就到头了。 所以,她的“变脸”并非偶然,而是一种必然。这是从“竞选模式”到“执政模式”的切换,是从“演员”到“导演”的身份预演。 她需要向国际社会,特别是向美国展示自己是一个“靠谱”的合作伙伴,而不是一个麻烦制造者;她需要向国内的商界和普通民众传递一个信号:她懂得权衡利弊,不会因为意识形态而牺牲国家利益。 这究竟是政治人物的必要成熟,还是一场彻头彻尾的投机表演?或许两者兼而有之。政治本就是一门复杂的艺术,充满了妥协与变通。高市早苗用她的实际行动,给我们上了一堂生动的政治课。 只是,人们不禁会问,如果她真的坐上了首相的宝座,她究竟会遵循哪一份剧本?是那个激情澎湃的鹰派宣言,还是这份温和审慎的外交文章? 她骨子里究竟是鹰是鸽,或者说,政治人物的骨子里,是否本就没有固定的物种,只有随环境变化的保护色?这个问题,恐怕只有时间能给出答案,也值得我们每个人去思考和讨论。

0 阅读:2744

评论列表

深蓝元祖

深蓝元祖

1
2025-10-07 05:31

安倍的下场即是你的下场

猜你喜欢

士气沉沉

士气沉沉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