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亚不知搭错了哪根筋,在全球铁矿石价格下行趋势十分明显的情况下竟然单方面对中国企业逆势涨价 15% 且拒绝以人民币结算,这是明晃晃地把中国钢企当成了提款机。 2025 年上半年,全球铁矿石现货价稳定在 80 美元 / 吨左右,必和必拓却在年度长协谈判里硬要按 109.5 美元 / 吨签约,相当于凭空多收 29.5 美元 / 吨,涨幅正好 15%。 这不是小数目 ——2024 年中国从澳大利亚进口了 7.4 亿吨铁矿石,要是按这个高价算,一年得多花 218.3 亿美元,这笔钱最终要么让国内钢企利润缩水,要么转嫁到钢材价格上,连咱们买家电、装修用的钢筋都得跟着涨价。 更让人不舒服的是必和必拓的 “伪人民币结算”。 他们嘴上说开通了人民币结算通道,实际操作时却额外加 0.8% 的汇率点差,比如按 109.5 美元 / 吨结算,换成人民币后还要多收 0.8% 的费用,相当于变相涨价。 中国矿产资源集团一看这情况,直接给国内钢企发了指令:暂停采购以美元结算的必和必拓铁矿石,要合作就按现货价,且必须用无附加条件的人民币结算。 这招一下戳中了必和必拓的软肋 ——2025 年他们铁矿石业务营收 173 亿美元,其中 80% 来自中国市场,咱们一停采,西澳州那 4.5 万名矿业工人的工资都要打问号,更别说这些工人背后几十万个家庭的生计。 澳大利亚总理阿尔巴尼斯公开说 “对中国决定感到失望”,可实际慌的是他们自己。 澳大利亚的财政里,铁矿石出口占比超 20%,而中国占全球铁矿石进口量的 75%,要是丢了中国这个大客户,他们找哪个国家填窟窿? 印度一年才进口几千万吨,欧洲钢铁产能还在缩减,就算把矿石卖给日本、韩国,人家也吃不下 7.4 亿吨的量,最后只能看着矿石堆在港口生锈。 中国敢这么硬气,根本不是一时冲动,而是早铺好了替代后路。 以前澳大利亚铁矿石占中国进口量的 62%,2025 年已经降到 51%,这 11 个百分点的缺口,全被巴西、几内亚等国补上了。 巴西淡水河谷 2024 年就跟中国达成全人民币结算合作,现在对华出口占比里 28% 用人民币,宝武集团去年跟他们做的 6.5 亿元人民币铁矿石生意,光汇率成本就省了 1.2 美元 / 吨,省下的钱够给车间工人多发两个月高温补贴。 几内亚的西芒杜铁矿更成了 “定心丸”。 这个矿储量超 50 亿吨,铁矿石品位高达 66%,比澳大利亚矿的 58% 品位高不少,冶炼时能少烧 20% 的焦炭。 2025 年上半年已经建成第一条生产线,年底就能量产 1.2 亿吨,相当于把澳大利亚对华出口量的 15% 直接 “搬” 到了几内亚。 当地土著现在见了中企员工就竖大拇指,因为中企直接发人民币工资,村口的小卖部都贴了微信、支付宝收款码,买瓶可乐都能扫码付人民币,这种合作黏性根本不是澳大利亚能比的。 咱们还有定价权的 “硬工具”—— 大连商品交易所的铁矿石期货。 现在这个期货市场的交易量是新加坡市场的 23 倍,价格跟全球现货价的关联度高达 0.92,也就是说,大连期货价一变动,全球矿商都会跟着调整报价。 以前大家都看普氏指数定价,那指数样本只有几家矿商和贸易商,很容易被操控,现在淡水河谷、力拓都开始用大连期货价当参考签长协,澳大利亚再想漫天要价,连个合理的定价依据都找不到。 宝钢跟力拓的合作还玩出了新花样 —— 用区块链做人民币跨境结算。 以前用美元结算,钱要绕纽约清算中心,至少 3 天才能到账,还得付 1.5% 的手续费;现在用数字人民币,上午在系统里点一下付款,下午力拓的账户就收到钱,手续费几乎为零。 这种效率和成本优势,让越来越多的矿商主动找中国企业谈人民币结算,必和必拓后来也悄悄把剩下的对华现货交易改成了无附加费的人民币结算,只是没好意思公开说。 澳大利亚要是还拎不清,只会把更多市场让出去。 美国太平洋舰队司令之前还撺掇他们 “用铁矿石威慑中国”,可实际情况是,中国现在既有多元的货源,又有集中采购的合力,还有人民币结算和期货定价的工具,早就不是几年前那个只能被动接受的买家了。 想做买卖,就得按市场价来,还得尊重买家的结算习惯,这是基本的商业道理。 澳大利亚要是继续抱着 “资源卡脖子” 的老想法,最后只会看着巴西、几内亚把中国市场分走,自己守着一堆矿石赚不到钱,那才是真的得不偿失。 信源:澳大利亚对稀土开“首枪”,中方将订单全部叫停,澳总理求助无门——搜狐娱乐
澳洲铁矿石耍横?中国反手断供后,四万矿工慌了,这剧情反转太解气!谁
【12评论】【29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