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超第七轮赛后复盘——破心魔领跑英超,阿尔特塔三百场纪念,战术革新之路初见端倪
这场对决历来是阿森纳的“心魔”之一。并非因为枪手表现不佳或西汉姆采取了何等卓越的限制手段,这仅仅是那些结果总与阿森纳意愿相左的比赛中的一场。
即便如此,比赛过程仍比纸面预测更为令人紧张,同时也代表着一次从去年对阵失败结果中重新拿到全取三分的机会。
阿森纳排出的首发阵容,正是许多人在预期对手将采取低位防守时所期盼的配置。我们仅在厄德高上半场因伤离场前短暂见证了这套体系。在诸多关于阿尔特塔过于保守的批评之后,此役他的布阵俨然将“手刹”彻底抛诸脑后。
总体而言,这是一场赏心悦目的比赛,一场过程轻松、压力不大的胜利,为这个美妙的周末画上句点,使阿森纳得以英超领头羊的身份进入国际比赛周。
一、关键数据复盘
•21 - 阿森纳本场射门次数,连续第二场英超比赛射门达到20次以上。
•3.4 - 阿森纳的预期进球值,为本赛季单场最高。
• 2.0 - 阿森纳来自运动战的预期进球值。在此战之前,球队本赛季联赛的运动战预期进球总和仅为2.76。此役他们创造了12次运动战射门,再创赛季新高。
• 6 - 在球门12码范围内的射门次数,16次射门在禁区内完成。
能看到阿森纳创造大量机会并在比赛中持续施加压力,着实令人振奋。我们固然希望球队能把握住早先的得分机会,但枪手在上半场取得领先后,便牢牢掌控了比赛节奏。
厄德高与埃泽的双十号体系仅运转了短暂几分钟(俱乐部已宣布其内侧副韧带受伤,将缺席数周)。
但所见片段令人鼓舞:厄德高主要活动在稍深、偏左的位置并享有自由跑动的权限,而埃泽则更多扮演“10号位”角色,但在左路活动且位置更靠前。
观察阿森纳在进攻三区的传球分布,战术风格并未发生极其显著的改变(事实上,面对收缩防守的球队也难以巨变),但枪手似乎确实获得了更多尝试渗透防线、打击西汉姆后卫身后的机会。
这延续了球队的一个趋势:本场阿森纳完成了5次成功直塞球。这已是本赛季第三次单场完成5次或以上成功直塞,按照此速度,球队将远超阿尔特塔执教下的以往任何赛季。
以下是自2019-20赛季以来,单场完成5次或以上成功直塞的比赛场次统计:
• 2025-26: 3 场(至今)
• 2024-25: 5 场
• 2023-24: 6 场
• 2022-23: 2 场
• 2021-22: 3 场
• 2020-21: 0 场
• 2019-20: 3 场
在经历了赛季初的艰难赛程、新援的融入以及伤病困扰后,阿森纳的进攻体系正显现出更强的整体性,这是一个重大的积极信号,因为进攻端曾是当前这支球队唯一可被指出的明显短板。
我们或许已习以为常,但阿森纳的防守再次奉献了一场令人窒息的表演,其压制力几乎贯穿始终,从西汉姆的首次触球延续至最后。对手有两次绝佳机会均来自角球(第1分钟和第92分钟),而在这之间,他们仅有两次射门,且每次射门的预期进球值均未超过0.04。
在那两次绝佳机会之间,西汉姆仅4次攻入阿森纳禁区,对枪手防线未能构成任何实质性威胁。
我们常视其为理所当然,但不时被提醒这支球队的防守是何其出色,总是件好事——他们能让对手在一场比赛中几乎毫无作为的表现,堪称典范。
二、球员个体表现复盘
尤里恩·廷伯持续证明其联赛顶级右后卫地位。
当初阿森纳签下廷伯时,我对此感到无比兴奋,但他在英超首秀中遭遇的前十字韧带撕裂重伤曾一度令人失望。上赛季复出后,他表现已相当强劲,但在某种程度上,那仍可视为他对新联赛、新球队的适应期。
本赛季,他开始展现出其作为世界顶级防守新星之一的潜力是真实不虚的。尽管阵中已有本·怀特这样一位出色的右后卫,但廷伯的到来正是为了竞争上岗,并提升球队整体水平。
有种观点认为签下他是为了左后卫位置,但我并不认同。我认为引进他是作为怀特年龄渐长后的长期右后卫解决方案,只是他的成长超乎预期——即便在新秀赛季,他的表现也已好到无法被排除在阵容之外,即使需要他踢不熟悉的位置也值得。
若说其比赛中有何弱点,过去或许是进攻三区的终结能力,但这恰恰是本赛季他进步最大的环节。他在选择进攻时机与位置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这使他屡次出现在极具威胁的进攻区域。其最后一传或一射虽仍有提升空间,但发展趋势是积极的。
萨卡里程碑之战表现依旧出色
这是萨卡代表阿森纳的第200场英超比赛,他以一场标志性的出色表现纪念了这一里程碑——他是全场最佳球员。表现并非完美无瑕,他有时看起来仍有所保留,谨慎地避免过度发力导致腿筋伤势复发,但即便如此,他依然是一位非凡的球员。
此役他也展现了其“核心”地位:作为队长,在廷伯创造点球后,他行使了主罚权并冷静罚中,为阿森纳奠定了两球领先的舒适局面。
维克托·哲凯赖什表现仍受密切关注
阿森纳签下哲凯赖什,是看中其射手本色。然而他已连续多场比赛未能进球,球迷群体中开始出现一些不满情绪。
在他加盟时,我持保留态度,并相应设定了期望值。但总体而言,我必须说他的表现基本达到了我当时的希望。我曾担忧的一些环节(如背身护球)并未如想象中那般成为短板,并且他展现出积极寻求射门机会的强烈意愿。
具体到本场比赛,他的数据统计并不亮眼,各类评分系统很可能给出低分。但我的看法恰恰相反,认为他对球队的贡献颇具价值。
阿尔特塔赛后的评论也支持了这一判断:“我刚去拥抱了他,并对他说‘谢谢’,因为他在场上为球队所做的贡献是难以置信的。他如何拉扯对方四名后卫,以及他所开辟的空间。我的意思是,今天他居然没进球,我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
他持续为球队战术体系承担大量“脏活累活”:与中卫激烈对抗、不懈穿插身后、实施压迫、积极接应并制造威胁。我仍希望看到他场均获得更多射门机会,但从我所关注的整体产出趋势来看,他正朝着符合我对其成功定义的方向发展。
原文 By Scott Will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