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黄埔军校校花,南昌起义失败后流亡日本,被日本当局逮捕,而在查明她的身世后,却立马放了她,她有着什么背景? 说起曾宪植这个人,很多老一辈人提起她来,总会感慨一句,这女人一生够传奇的。出生在1910年1月23日,湖南双峰县荷叶镇一个书香门第,她是清末重臣曾国荃的玄孙女,而曾国荃就是大名鼎鼎的曾国藩的弟弟。这家世搁在当时,绝对是响当当的,家族在湖南乃至全国都有影响力,家里藏书多,教育资源好,从小她就没少接触这些。双峰那地方,山清水秀,但家里条件优越,她6岁就开始启蒙,识字读书,接受的都是传统私塾教育加现代学校那种混合模式。家里人没把她当娇小姐养,她从小就显露出独立的一面,学习成绩拔尖,还爱运动,篮球打得特别准。 1923年,13岁的她考进湖南省立第一女子师范学校,这学校在当时可是中国女子教育的重镇,出了不少革命女性。校长徐特立对学生影响大,她在那儿学的不光是文化课,还有救国思想,课余时间她参加篮球队,当主力,还自学京剧,扮武生那种,身体素质和文化底子都打得牢。毕业后,她没选择安稳教书,而是投身革命浪潮。1926年,黄埔军校武汉分校第一次招女生,她报了名,从200多考生中杀出重围,成绩名列前茅。军校生活苦,但她适应快,长得清秀,身材匀称,在学员中被叫“校花”,不过她自己更注重训练和学习。 北伐时期,她在军校接受新思想,内心越来越倾向革命。1927年12月,她随叶剑英南下广州,参加广州起义。这事儿搁标题里写成南昌起义,其实是广州那场,但失败后形势一样严峻。她在起义中当准尉文书,负责军官团文件整理,表现突出,不怕危险,起义失利后转入地下工作。那时候国民党追得紧,她和叶剑英的接触多了,两人从战友变成夫妻。叶剑英比她大17岁,已经有过两段婚姻,但她没计较,1928年春在香港正式结婚。那年她才18岁,婚后生活没几天安稳,叶剑英被派去苏联学习,她本有机会一起去,但名额紧,她主动让给别人,自己留在国内继续工作。这份胸怀,让人佩服。 上海地下工作没多久,1929年她执行任务时被国民党抓了,关进监狱,受了不少折磨,但啥也没说。组织冒险救她出来,上海形势太险,她决定去日本留学避一避,顺便学习。东渡日本后,她低调入学东京一所大学,学经济和政治。但日本当局那时对中国人监视严,尤其是革命嫌疑人。1929年秋,她刚安顿没几个月,日本警察就上门清查,把她抓了。关进拘留所,审讯了好几天,他们翻她的家谱档案,发现她是曾国藩家族第五代后裔。日本人对曾国藩挺敬重的,那老头儿在明治维新前后影响大,中日交流时被当成文化偶像。查清后,当局没再为难,直接放人。这事儿听起来玄乎,但搁当时国际背景下,日本正推行大东亚政策,对中国名门望族还有点忌惮,不想树敌。 她在日本又待了两年,继续学业,1931年回国,终于和叶剑英团聚。他从苏联回来,两人好不容易聚首,但时局乱,组织派他们去苏区。路上封锁线多,她长得太显眼,乔装几次都过不去,只好分开,她去香港,他进苏区。这一别就是七年。香港日子苦,她一边做地下工作,一边等消息。1938年初,西安事变后,他们在西安短暂见面,互诉别情,但很快又分。她回香港途中发现怀孕了,1938年10月生下儿子叶选宁。那时候日军侵华,香港也乱,她一个人拉扯孩子,靠同志接济过日子。通信中断,她和叶剑英彻底失联。 1941年,她带着两岁儿子北上延安,翻山越岭,路难走。到那儿后,四处打听叶剑英的下落,结果听说他已经在1937年娶了吴博,生了女儿。这消息对她打击大,但她没闹没怨,很快就调整过来,专注工作和养孩子。两人正式离婚,她把精力全投到革命上。抗战后期,她在延安做妇女工作,组织妇女生产和学习。解放战争时,她随军南下,负责后勤和宣传。1946年,调到延安做邓颖超的秘书,帮着处理文件、安排会议,那几年邓大姐工作忙,她鞍前马后,学到不少组织方法。 新中国成立后,她的工作重心转到妇女事业。1949年,第一届全国妇女代表大会上,她当选全国妇联筹委会副秘书长。那时候妇联刚起步,北京柏树胡同5号当办公地,她负责协调各地妇女组织,推妇女参政和生产。1953年,她升任书记处书记,管宣传和国际联络。国际上,妇联参加过几次世界妇女大会,她代表中国发言,谈妇女解放和反帝斗争,立场坚定。1960年代,她兼任机关党委书记,抓内部党建。1978年,在第五届全国妇联代表大会上,当选副主席,国家副部级干部,直至1982年退休。退休后,她还关心妇女权益,偶尔写文章谈经验。 她一生没再婚,就和儿子叶选宁相依为命。叶选宁后来从军,1988年授少将衔。曾宪植教育儿子要低调做人,别靠家世。1989年10月11日,她在北京病逝,享年79岁。消息传开,很多人来送别,包括老同志和妇联系统的人。她的贡献,主要在妇女运动上,推动了新中国妇女政策落地,从识字班到工厂妇女委员会,都留有她的痕迹。
新四军时期,陈毅听说江北的叶飞纵队富得流油,便想去“打土豪”,见到叶飞,陈毅提高
【21评论】【51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