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6年10月,外交部礼宾司的办公室里,老张和小王急得直转圈。英国女王要访华,这是新中国头一回接待西方君主,可英方突然提了个要求:女王座驾得是全透明车窗,还不能挂窗帘,方便和老百姓互动。 那会儿国内哪有这种车?有人提议找霍英东借,毕竟他在香港有路子。10月12号深夜,参赞硬着头皮拨通霍英东的电话,话还没说完,那头就传来干脆的声音:“明早九点,中环劳斯莱斯展厅见。” 第二天一到展厅,霍英东直接翻到画册最后一页,指着“皇家蓝加长版”说就要这个。销售经理脸都白了:“这是顶配,定制至少要半年。”霍英东没犹豫:“加急空运,七天必须到北京,钱不是问题。” 他当场刷了数百万港元全款,还拨通英国皇室改装厂的电话,把女王的御用装配师请过来监督赶工。有人劝他“借一辆就行”,他却摇头:“国事接待,新车才显尊重。”后来听说车队需要配套车辆,又立马加购了两辆奔驰。 10月23号,这辆“移动行宫”准时到京。开箱时工作人员都看呆了:真皮座椅带着温莎城堡同款的薰衣草香,车门里藏着纯银伞架,后座冰柜里还摆满英国红茶——霍英东特意打听了,女王每天下午四点都要喝茶。 女王夫妇坐上车时,菲利普亲王忍不住夸:“比去年在法国的座驾还舒服。”女王摸着车门上的玉兰雕花,笑着说这是“最体贴的礼宾车”。车队驶过长安街,透明车窗里,女王挥手回应市民的欢呼,这一幕被《泰晤士报》登在头版,配文说“车窗后的中国,胜过万份外交照会”。 后来这辆车还开进了兵马俑,外媒都说是“中国式礼遇”。访问结束后,外交部要还车,霍英东却摆手:“留着接待德国总理吧。”没人知道,这车走特殊关税通道进来,根本没法出境,在外汇紧缺的1980年代,他默默扛下了所有成本。 其实这不是霍英东第一次为国家出力。朝鲜战争时他冒险组织海上运输线,改革开放后又投资建白天鹅宾馆。这次捐劳斯莱斯,还藏着个小心思——他让车的内饰配色和白天鹅宾馆的外交套房保持一致,从入住到出行,让女王代表团感受到连贯的尊重。 2010年这辆车退役后,被送进博物馆。2015年威廉王子访华,特意要求坐这辆车,摸到母亲当年碰过的玉兰雕花时,他说这是“连接中英的温暖纽带”。如今红旗L5和它并行驶过长安街,早就从当年的“借车难”,变成了大国自信的模样。 霍英东这一辈子,没说过多少豪言壮语,却用一辆车、一座宾馆、一座桥,把爱国心藏在细节里。你觉得,这种“做实事不张扬”的家国情怀,是不是最让人动容的?
一位亚美尼亚X博主展示在中国用约合45美元买到的一堆杂货,得出结论竟然跟“陈平不
【72评论】【37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