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军称小米17不用担心续航问题当前液态电池技术已有突破,宁德时代麒麟电池、比亚迪刀片电池等,续航突破 1000 公里已成现实,且通过优化热管理系统,改善了冬天掉电问题,碳酸锂价格下降也让电池成本骤降,20 万级车型标配 5C 快充渐成常态,充电速度提升让续航焦虑缓解。
充电设施不断完善也很关键,比亚迪部分车型充电 5 分钟能跑 400 公里,极氪计划 2026 年建成 2000 座极充站,补能效率提升缩小了与燃油车的差距。换电模式同样有效,蔚来换电站 3 分钟就能让车辆满电复活,快速补能减少了对长续航电池的依赖。
不过,固态电池确实有优势,能量密度可达 400-900Wh/kg,续航能提升 25% 以上,充电 10 分钟可补能 300 公里,还能解决安全隐患,但它面临材料成本高、生产工艺复杂等问题,大规模量产或需到 2030 年前后。短期内,现有技术迭代和补能体系完善,已能逐步缓解续航焦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