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海上收费战”已正式开打!美国刚宣布“拦路抢劫”,中国的“关门打狗”令,就已经下达!这不是贸易,这是“海盗行为”。 美国最近又动起坏心思。 这次不打关税主意,改在海上动手脚。 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宣布,从10月14日起,对中国拥有、运营或使用中国产船舶的企业,统一收取所谓“港口服务费”。 一吨收五十美元,名义上说是维护港口秩序,实际上就是拦路收费。 中国船多,吨位大,一艘货轮一进港就是几十万美元的额外支出。 美方这波操作搞得明明白白,就是拿“收费”当工具,用港口当武器,想从中国船舶身上捞一笔,再吓退几家。 美国现在怕的不只是中国商品,更怕中国的运输能力。 因为货怎么走,谁来运,最后利润落谁手上,这早就不是个物流问题。 这是战略控制力,美国自己造不出便宜船,自家航运企业没竞争力,就想用强制手段砍中国优势。 这就像一个跑不过的运动员,非要在起跑线上设置收费站,逼别人交钱再开跑。 笑话而已。 对这种行为,中国的回应非常干脆。 先是修改国际海运管理条例。 列明:对采取歧视性收费政策的国家,可以依法反制,港口有权采取等值措施,包括限制靠港、收取补偿性费用,甚至禁止入港。 这不是空话,国家发文之后,沿海各大港口同步调整监管规则,重点锁定来自美国方向的船只及相关公司运营方。 只要你敢带着不合理收费来,碰上的就是中国版本的“反制清单”。 谁先耍赖,谁先变脸,大家心里有数。 美国打的是一次性收费算盘,想着把中国企业拦在港口之外。 问题在于,这招伤敌一千,自损也差不多一千。 港口运营不能光靠制裁对象。 你罚了中国船,不代表会有别人填空。 很多美国港口本来就靠中国货撑着。 你把中国船逼走了,码头工人也没事干了,运费还得美国人自己承担。 这不是搬石头砸脚吗? 而且更要命的是,中国还不是一个人应战。 东南亚、拉美、甚至部分欧洲船运企业都在观望。 如果中国这边出手得当,规则立得住,说不定还真能拉起一票国家来反制美方海上霸权。 大家都不愿被绑在美国的船上,被收保护费。 所以这次不是“中美贸易摩擦”的老剧本。 这是美国把自己当了海上收费站,然后被人当作海盗看待。 问题根源在美国。 不竞争,不提升,不讲规则。 一动不动就设障收费,还美其名曰“服务费”。 全世界的服务费从来不是按国家征的,也不是挑着人收的,收费标准高得离谱。 说白了,这就像高速路口堵着车要钱,还是只对中国牌照收。 美国港口是商业资产,不是海关关卡。 这点连美国自己不少专家都看不下去。 多家航运咨询机构警告,美国这么搞会引起供应链紧张。 有的物流公司已经在考虑避开美线航线,把货绕道中南美洲或欧洲港口再转运。 这样做成本是高,也比交“美版过路费”来得安心。 中国这边港口已经有动作。 监管系统上线数据监测模块,清单船舶一靠岸立刻预警。 对方企业背景、船只来源、挂靠记录全部登记。 换句话说,想偷偷摸摸进来,不太可能。 只要政策不撤回,中国的反制会长期存在。 这不只是一次对等回应,也是一次规则试探。 中国过去在国际海运话语权方面还不够硬。 这次正好借机把规则立起来,让别人知道,中国港口也不是谁想来就来。 规则是双向的,不是谁收费谁有理。 有个更现实的问题,就是中美航运不是谁单方面能砍断的。 美方一年从中国进口商品超过5000亿美元,大部分靠海运走。 真要把中国船逼走,美国企业第一批就要哭。 你进口的家电、衣服、机械设备不可能飞过来,全靠船。 把船拒了,就是把自己堵了。 中国这次出手的节奏也说明一点,早就准备好了。 不是被打了才反应,而是等着美国这边先犯规。 犯了规,就依法照办。 没有夸张,没有喊口号,一切按规则来。 所以也别拿这事来炒作什么冲突升级。 这不叫贸易战,也不是什么大国冲突。 这是美国自己先搞海盗手段,中国只是依法把门关上。 谁要强行冲闯,别怪撞上铁网。 该说的都说了,剩下就是看美国要不要继续把这个错误玩到底。 如果继续,那这场海上收费战不会短。 最终吃亏的,还会是美国自己。 信息源: 美向中方船舶征收高额港口服务费 中方修订法规反制·央视新闻·2025-09-27
中国决定不再使用美国港口,并向特朗普政府开出罚单,最高税率提升78%,既然特朗普
【56评论】【80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