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惠州,一位网友旅游时在一家餐厅吃饭,点了一份炒蛏子跟一份炒螃蟹。吃完饭之后,老板过来结账,账单一拉,两份菜,一共结掉661元。当时网友感觉非常昂贵,但是也害怕跟老板产生纠纷,就先付完款离开。回到家之后,才敢维权,将这件事发到网上去。饭店老板则表示,你想要维权你就去相关部门投诉,直接在网上曝光咱家饭店又算怎么回事? 向阳视频10月6日报道了这则新闻。涉事饭店的老板说,目前也联系不到这个人,但是他一直在网上曝光自己,对饭店的声誉和生意也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一名网友,带着自己家人,前往广东旅游。二人来到当地一家海鲜饭店吃饭,坐下来之后,先查看了一下店内的价目表。 说实话,价目表的价格,标价还是较为昂贵。网友就询问了老板,价格是不是就是按照价目表规定的来计算。 老板表示,可以按照价目表上的价格来打折,给出一定的优惠。网友表示,可以接受,就在你家吃饭吧。 在对菜品进行打折之后,老板说,蛏子就按照68元每斤来算;膏蟹就按照188元来算。得到客人同意之后,老板就到后厨去称重了。 但是,这个称是否有问题;称重量的时候是否透明化,这个就不得而知了。需要根据饭店的监控来做核实。总之,最后老板给出的称重数据是:膏蟹2斤;蛏子3斤。 两样菜,最后一共收取了网友661元。吃完饭的那一瞬间,网友的内心是纠结的。他细声跟自己的同行人说:蛏子3斤,家里也就45一斤,而且给咱上的这盘蛏子,怎么看也没有三斤啊。 网友还表示,膏蟹,说是有两斤,但是盘子端上来,也是感觉这个分量是有问题的。就这么两盘菜,最后一共收了自己661元。 换句话说,在某些地方,六七百块钱,几乎可以吃上一桌子菜,怎么可能两道菜,就收取了自己这么多钱? 回家之后,网友越想越生气,总是感觉自己是不是在旅游的时候遇到了“海鲜刺客”了。难道自己作为外地过来的游客,就可以这样宰客么?反正也不指望做回头生意,但是谁口袋里的钱,是大风刮过来的呢! 网友立刻就把自己的遭遇,完完全全的发布到社交媒体上去。发布之后,很多人表示:670元两道菜?这个“刺”扎的够深。 事情越发酵越猛烈,很多人都开始曝光这家饭店,称老板赚钱也太狠了。也有人表示,老板告知的分量、单价,看着没有问题,但是感觉这个计量的称,绝对是有问题的。 得知自己饭店被曝光之后,海鲜店的老板也发声,称愿意跟这位客人协商、调解,但是客人却不跟自己联系,也不提出自己的诉求。如果自己的售价确实有问题,可以投诉到相关部门。 1.去旅游景点,如果当地饭店所售菜肴远远超出市场价格,饭店老板是否涉嫌违法?海鲜饭店使用的称重设备有问题,是否合法? 第一,饭店价格如果随意标高价,不一定构成必然违法,但是前提是,要告知给消费者。 根据《价格法》和《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定,经营者需要明码标价,不得在标价之外随意加价,或者收取未表明确的费用。如果没有提前告知高价,可能侵犯消费者知情权。 如果海鲜店单纯标高价不必然构成违法,但是如果对客户有隐瞒行为、或者存在欺诈行为,店家的做法则涉嫌违法。 第二,饭店老板称重菜肴时,如果存在缺斤少两,此举构成违法。 根据《计量法》及《零售商品称重计量监督管理办法》规定,店家必须使用检验合格的计量器具,且不可破坏其准确性。如果店家存在篡改标准的行为,则构成计量违法,店家会涉嫌消费诈欺而面临处罚。 如果饭店老板端上的菜,很明显不足账单上的分量,店家可能存在虚增商品重量、隐瞒真实计价的情况,此举侵犯了消费者知情权和公平交易权,一经查实则会面临处罚。 2.在饭店吃饭,价格远远超出市场定价,作为消费者应该如何维权?可以选择到网上去曝光这家饭店吗? 依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55条规定,结账时发现账款高于市场价格,消费者可以录制视频证明价格异常,如果后期查实发现价格确实存在欺诈,可以主张三倍赔偿(最低500元)。 消费者可以合法曝光,拨打12315热线,要求相关部门介入,提供店家的信息,根据价格诈欺的类别进行投诉。 消费者也可以选择在社交媒体上投诉,在发布时需要提供真实的事实依据,避免夸大或者存在侮辱性言论,可以展示账单跟对比图,避免侵犯店家的名誉权。 外出旅游、美食消费,确实是一项较大的开支,不过,提供给消费者合理、真实的物价水准,才可以保证游客们尽兴而归,而非内心感觉深受伤害。 对于本案,大家都作何看法呢,欢迎来讨论吧。
广东惠州,一位网友旅游时在一家餐厅吃饭,点了一份炒蛏子跟一份炒螃蟹。吃完饭之后,
芹姐说法
2025-10-07 14:05:29
0
阅读:308
重机
食不计钱,行不计路,有得食总比捱饿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