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外长苏杰生最近在新德里的一场演讲里聊了一件挺严肃、但其实大家都关注的大事——

律便利小店 2025-10-07 15:38:08

印度外长苏杰生最近在新德里的一场演讲里聊了一件挺严肃、但其实大家都关注的大事——中美关系。 他没绕弯子,直接说了句很有分量的话:中美关系基本上决定了全球政治的走向。说白了,这两家怎么相处,世界就怎么走。 大家可能觉得这话听着太大了点,但你仔细一琢磨,还真不是虚的。苏杰生的讲话其实并不是随口一说。他是外交出身,这些年也见多了国际舞台上的风云变幻。 尤其是站在印度这个既想跟美国走近点、又不得罪中国的位置上,他说话多少是有点分寸感的。他提到美国“咄咄逼人”,这话说得不算重,但也不轻。 意思很明显,美国现在在对外关系中越来越以自我为中心,合作是合作,但前提得是它的利益不能吃亏。要合作你得听它的,不能唱反调。 这几年从亚太到中东,美国的这种操作屡见不鲜。从退出多边协议到组建各种小圈子,摆明了就是要靠“朋友圈”来放大自己的声音。 而相比之下,苏杰生说中国在“新机制和新机构方面面临差距”,这就有点意思了。这不是批评,而更像是提醒。中国近年来确实在推动多边合作机制。 比如金砖国家、上合组织,包括“一带一路”倡议等等,这些都算是中国在全球治理中努力“建群”的尝试。不过这些机制跟西方主导的成熟体系相比。 影响力还在建设中,规则制定权也有待增强。苏杰生提这个点,其实是在点出一个现实:在全球博弈这盘棋里,谁能组织起更多人、搭建更有影响力的平台,谁就能在未来的话语权上占优势。 从这次讲话我们看得出来,印度在中美之间的位置挺微妙的。一方面,它和美国走得近,不管是军事合作、科技交流,还是所谓的“印太战略”,印度都在里面占据了一席之地。 可另一方面,它跟中国又有庞大的边界、贸易、区域合作等现实联系,撕破脸对谁都没好处。所以苏杰生其实是在给自己国家争取战略回旋空间。 他既指出了美国的强硬,也客观地提到了中国的挑战,这种平衡的表态,其实也反映出印度当前对外政策的多面性。 这番话出来后,国际上不少人也开始重新审视印度在地缘政治中的角色。特别是在最近美国对多个国家推行技术审查、贸易限制的背景下,印度看起来像是“在夹缝中找机会”的代表。 比如美国对华为等中国科技企业的限制也波及全球供应链,印度就趁机吸引了一部分外资,发展本土制造业。 这种“你俩斗,我来稳”的策略让印度在不少领域获得了短期红利,但长期来看,两大国关系如果持续紧张,印度也难以独善其身。 讲到这儿,其实这场关于中美关系的全球“连锁反应”,已经不再是外交官们在会议室里讨论的事,它早就影响到了我们每一个人的生活。 从手机芯片到国际油价,再到出国旅行的签证政策,这些看起来遥远的政治博弈,其实都藏在我们身边的每一个细节里。 中美如何走下去,世界就会如何演下去,而像印度这样的“看客”,也许某一天就变成了新的“参与者” 参考资料:再遭美国“致命性打击”,印度回归“多元外交”寻求破局 2025-10-01 16:31·澎湃新闻

0 阅读:416

猜你喜欢

律便利小店

律便利小店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