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郑州一男子使用12年移动金卡手机号突然被封,银行卡、信用卡无法使用,连街头买伞都无法扫码,业务生活全面受阻,无奈投诉工信部后才恢复,引发广泛关注。 麻烦看官们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9月20日,李先生正在外地出差,业务紧、客户多,他几乎不能有一秒掉线,就在准备打电话联系客户时,手机突然没了信号。 他第一反应是欠费停机,心里还埋怨自己大意,于是立刻往账户里充了200块钱,结果手机依旧一动不动。 很快,一条短信弹了出来,说他的手机号存在异常,要他带身份证和卡去营业厅做二次实人认证。 李先生心想,这事简单,线上就能解决,可当他打开移动的APP,界面提示要切换到移动网络才能认证。 偏偏号码已被停机,根本连不上移动网络,这就像是陷进了一个死胡同——需要网络来认证,可没有网络就认证不了。 没办法,他只好抽空跑去最近的营业厅,工作人员听完情况,摇摇头说这里办不了,得去更大的营业厅。 李先生心里有些不爽,但想着尽快解决,也没多说,直接奔过去,没想到,到了那儿,得到的答复依然是“这里也不行”。 理由很简单:这是“级别较高的封号”,必须回号码归属地郑州去处理。 李先生当场傻眼。一个用了十二年的老号,说封就封,还得几百公里赶回去才行? 他心里五味杂陈,心想自己不过是个销售,既不是诈骗犯,也不是通缉犯,为啥要被对待得像“嫌疑人”? 退了车票,改道去郑州,李先生一路心急如焚,他太清楚这号码的重要性了——绑定了银行卡、信用卡、支付软件,客户的沟通信息几乎全压在这上面。 没有它,他的业务就像断了气,可到郑州营业厅后,更大的麻烦等着他。 工作人员告诉他,这个号码涉嫌诈骗,要想解封,必须提交公司工作证明、营业执照复印件,还要签协议并配合查看通话记录。 李先生整个人都愣住了,他一直是循规蹈矩的老实人,电话量也就十来通,都是业务往来。 现在被扣上“涉诈”的帽子,简直是天降横祸,但没办法,为了尽快恢复使用,他不得不一一配合。 然而,即便如此,工作人员还补了一刀:解封至少需要两到四周,可能更久。 李先生当场就崩了,对于一个销售来说,没有手机等于没有饭碗。 那些日子,河南连日暴雨,打车软件打不开,他只能在雨中硬扛着赶路,想买把伞,却因为无法扫码支付,只能被雨淋成落汤鸡。 感冒发烧不算什么,更糟糕的是,客户联系不上,验证码收不到,连信用卡还款都成了难题。 日子一下子倒退到只能靠现金的年代,偏偏他又不是随身揣着厚厚钱包的人,算下来,这段时间的直接损失怎么也得五百到一千元。 奔波许久仍没有结果,李先生心灰意冷,他反复联系移动客服,却始终得不到明确的解释。 直到最后,他一咬牙,直接把问题投诉到了工信部,结果奇怪的事情发生了——被停机五天的号码,居然在投诉提交后没多久,自己就恢复了。 移动公司随后来电解释,说不是系统问题,而是“某个行动”的结果,态度含糊不清,给出的补偿也仅仅是退还停机期间的话费。 至于封号的具体原因、资料安全保障,没人能给出正面回答。 李先生心里堵得慌。他交上去的那些文件,有公司公章,还有部分经营信息和个人隐私,一旦泄露,后果不堪设想。 可这些问题,移动方面没有明确回应,更让他愤怒的是,这些损失全由他一个用户承担。 事实上,这并非孤立事件,在各大投诉平台和社交媒体上,有不少人反映遇到类似情况:号码无欠费、无违规,却突然被停机,理由多半是触发了运营商后台的反诈机制。 有人只是异地旅游,有人只是连续打了几通电话,还有人刚办卡没多久就被频繁封停。 解封的流程繁琐,线上认证往往走不通,线下营业厅互相推诿,最终用户只能来回奔波,浪费时间和金钱。 李先生说,那几天他真的有种“穿越”的感觉,仿佛从现代掉进了过去。 这个故事听上去有些荒诞,但它正在真实地发生,如果运营商不能改进流程,谁又能保证,下一个陷入困局的人,不会是你我? 对于李先生的遭遇你怎么看?
早上7点,有个外地的手机号连续打了3次电话。我到了8点起床后,看到后也没回,因为
【13评论】【8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