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诺贝尔化学奖今晚揭晓,呼声最高的华人科学家是他

新浪财经 2025-10-08 06:56:30

据诺贝尔奖官网消息,2025年诺贝尔化学奖将于北京时间今天17时45分揭晓。

由于涉及的研究领域跨度大,与材料、生物、物理等常常存在交叉,因此,诺贝尔化学奖常被戏称为“理综奖”,也被认为是最难预测的诺贝尔奖项。

不过,素有“诺奖风向标”之称的科睿唯安“引文桂冠奖”,今年9月将化学领域奖项授予了首位中国内地科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张涛。这使得今年大家对华人科学家获奖的期待值颇高。

今年诺贝尔化学奖究竟花落谁家?会否预测成真?

华人科学家近年呼声颇高

中国科学院院士张涛因在单原子催化领域的开创性工作,9月底刚刚获得今年化学领域的“引文桂冠奖”——他的研究不仅具有理论原创性,而且成功实现了工业化应用,与诺贝尔奖的宗旨十分契合。

从历史数据看,引文桂冠奖自2002年设立至2024年底,已有83位获奖人最终荣获诺贝尔奖,其中13位在当年即获得诺贝尔奖,平均间隔4.86年。

由此推算,近5年,张涛都将是诺贝尔化学奖的热门人选。

另一位呼声颇高的华人科学家是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翁启惠(Chi-HueyWong)。他在生物有机化学及醣分子科学上有原创性的贡献,是世界首位成功以酵素技术大量合成复杂多醣物(多醣及醣胜肽)的科学家。

2014年,翁启惠获得沃尔夫化学奖。该奖项是以色列最著名、国际影响力最大的科学奖项之一,在国际上享有崇高声誉,历史上有多位沃尔夫奖的得主后来摘得了诺奖。

其实,曾有多位华人科学家获得过沃尔夫化学奖,除了翁启惠,“OLED之父”邓青云、芝加哥大学华裔教授何川分别于2011年、2023年获得沃尔夫化学奖。

由于沃尔夫奖、引文桂冠奖等国际学术大奖对诺贝尔奖的“指示作用”存在一定滞后性,那些较早获得过“风向标”奖项的科学家,当他们的研究成果在获奖后进一步推动相关领域的持续发展时,他们摘得诺贝尔化学奖的可能性会越来越高。

这些得奖热门人选值得关注

今年,科睿唯安化学领域“引文桂冠奖”的上榜者共有5人,他们均做出了诺贝尔奖级的开创性工作。

其中,美国普林斯顿大学Omenn-Darling生物工程研究所所长克利福德·布兰格温、德国马克斯·普朗克分子细胞生物学与遗传学研究所所长安东尼·海曼,以及霍华德·休斯医学研究所和得克萨斯大学西南医学中心的生物化学家迈克尔·罗森,三人来自物理学、细胞生物学和化学的跨学科见解,确立了生物分子凝聚体作为细胞组织的一项基本原则——为细胞生物学确立了新范式。他们的贡献有助于重塑细胞生物学,并为理解神经退行性疾病和癌症等疾病开辟了新途径。

还有一位则是有着“锂电鼻祖”之称的法兰西公学院教授让·马力·塔拉斯科,他因对储能与转换技术的贡献而获得认可,特别是在塑造可持续电池系统研究的基础性进展和创新应用方面。

绿色电池也是英国皇家化学会旗下《化学世界》预测的今年诺贝尔化学奖的一大热门方向。

近三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奖情况

2024年一半授予大卫·贝克,另一半共同授予德米斯·哈萨比斯和约翰·江珀,以分别表彰他们在蛋白质设计和蛋白质结构预测领域的贡献。

2023年授予莫吉·巴旺迪、路易斯·布鲁斯和阿列克谢·埃基莫夫,以表彰他们发现和合成量子点。

2022年授予卡罗琳·贝尔托齐、莫滕·梅尔达尔和卡尔·巴里·夏普利斯,以表彰他们在发展点击化学和生物正交化学方面的贡献。

栏目主编:任荃

0 阅读:536

评论列表

牛顿没有修道

牛顿没有修道

1
2025-10-08 18:27

      押镖 古人押镖为什么不拿法律和圣旨来护镖?因为法律和圣旨的质量=0kg,根据牛顿力学,不能产生作用力。所以押镖必须得拿武器,大于0kg,才能产生作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