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7日,根据日本共同社报道,日媒援引多名相关人士的消息称,日本靖国神社将于本

士气沉沉 2025-10-08 09:51:06

10月7日,根据日本共同社报道,日媒援引多名相关人士的消息称,日本靖国神社将于本月17日至19日的秋季例行大祭,日本自民党总裁高市早苗考虑放弃在此期间前往参拜。日媒称,高市早苗认为,继续参拜将不可避免地引发中韩两国的强烈反对,最好避免将其发展成为外交问题。 外媒透露称,高市早苗还希望在韩国APEC峰会期间与中国最高层进行会面。很显然,从高市早苗最新的态度来看,这位多次参拜靖国神社,不承认南京大屠杀及日本731部队的右翼分子明显变怂了。其即将上台后的表现,看起来并没有上台前强硬。 很显然,从高市早苗最新的态度来看,这位多次参拜靖国神社,不承认南京大屠杀及日本731部队的右翼分子明显变怂了。 其即将上台后的表现,看起来并没有上台前强硬。不过,鉴于高市早苗的过往行为,我们不可能看到其行为有所后撤,就改变对其的看法。 政治人物的立场转变,往往不是简单的态度软化,背后多是精妙的利益权衡。高市早苗这次被传出的“退缩”,就充满了浓厚的现实考量。 靖国神社在日本国内部分人眼中是追悼“英灵”的场所,但在中韩等曾遭受日本侵略的邻国看来,那里供奉着14名二战甲级战犯,是日本军国主义的象征,任何政治人物的参拜行为,都是对历史受害国感情的严重践踏。 高市早苗作为政坛的“鹰派”代表,对此心知肚明。她过去的每一次参拜,都精准地踩在了中韩两国的红线上,引发了强烈的外交抗议和民间愤怒。 然而,当权力的天平向她倾斜时,这种纯粹的意识形态坚持,似乎开始让位于更实际的政治需求。 这个实际需求,很可能就是即将到来的APEC峰会。有消息称,高市早苗正积极寻求在峰会期间与中国最高层举行会晤。 在当前中日关系因历史问题、领土争端以及地区安全竞争而持续紧张的背景下,这样一次高层会面的意义非同小可。 对于任何一位日本领导人而言,能够与邻国最高领导人建立沟通渠道,都是一项重要的外交资本。高市早苗显然也明白,如果因为一意孤行参拜靖国神社,而导致这个宝贵的机会化为泡影,那将是得不偿失的。 为了一个可能引发外交风暴的参拜行为,而放弃一次稳定大国关系的机会,这笔账,即便是她这样的强硬派,也算得过来。 高市早苗的政治底色,决定了她的任何转变都会被外界用放大镜审视。作为前首相安倍晋三的得意门生,她继承了安倍晋三许多保守的政治理念,包括推动修宪、强化国防,以及在历史问题上采取更为强硬的姿态。 她曾多次公开表示,日本不存在“战犯”,南京大屠杀是“捏造”的,731部队的罪行也是无稽之谈。这些言论早已让她在中国和韩国等国声名狼藉。 这样一个铁杆的右翼人物,突然之间变得“顾全大局”,这本身就充满了戏剧性。人们不禁要问,这究竟是真心实意的战略转向,还是为了上台而采取的权宜之计? 日本政坛有一种常见的操作,被称为“曲线参拜”。即政治人物在敏感的春秋大祭期间,为了避免外交风波,选择不去现场,但会通过代理人或自费献上名为“真榊”的祭品。 这种方式既安抚了国内的保守派支持者,又试图在国际上降低敏感度。高市早苗此次放弃“亲自”参拜,会不会也采取这种打擦边球的方式? 这无疑是一个巨大的问号。如果她只是换了一种方式表达对靖国神社的支持,那所谓的“变怂”就成了一种政治表演,其本质并未改变。 更何况,自民党总裁的选举尚未尘埃落定,高市早苗虽然声势浩大,但前外相岸田文雄等竞争对手也实力不俗。在这个关键时刻,她需要争取的不仅仅是党内的铁票,还有更广泛的民意支持。 过于强硬的外交姿态,可能会让一部分渴望稳定、担忧日本被孤立的选民感到不安。 因此,适度的“软化”,展现自己作为国家领导人能够处理复杂外交关系的能力,也是争取选票的一种策略。她的这一举动,究竟是为了国家利益,还是为了个人权力,恐怕只有她自己最清楚。 政治是门复杂的艺术,充满了变数与妥协。高市早苗的这次态度转变,究竟是“识时务者为俊杰”的成熟,还是“为达目的不择手段”的伪装? 时间或许会给出答案。但无论如何,这都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观察日本政治生态和右翼人物行事逻辑的绝佳窗口。 当一个以强硬著称的政客开始收敛锋芒时,我们究竟应该报以欢迎,还是保持警惕?这或许是一个值得每个人深思的问题。

0 阅读:1
士气沉沉

士气沉沉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