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只拿证券账户炒股!90%人没发现的12个隐藏功能:闲钱躺赚、工资自动攒,新手也

搜集素材君 2025-10-08 14:48:30

别只拿证券账户炒股!90%人没发现的12个隐藏功能:闲钱躺赚、工资自动攒,新手也能上手

1. 国债逆回购:3点前花1分钟,闲钱比余额宝多赚50%

账户里暂时不用的钱,别让它在活期里“睡大觉”——每天下午3点股市收盘前,买1天期或7天期的国债逆回购就行。背后是国家信用兜底,风险几乎为零,最近1天期年化稳定在2.3%-2.6%,比余额宝(1.7%左右)高出近一半。

2. 打新债:零成本抽“红包”,新手也能中

只要有证券账户,不用提前存钱就能打新债(申购上市公司可转债),中签后再缴1000块(一般中一签),上市后大概率赚50-200块,亏损概率不到5%,堪称“新手福利”

3. 场内基金:手续费比支付宝省一半,当天买当天卖

很多人在支付宝买场外基金,其实证券账户的场内基金更划算——手续费普遍0.01%-0.03%,比场外0.15%低5-15倍。比如买1万块沪深300ETF,场内最多花3块手续费,场外得花15块,一年买10次就能省120块

而且场内基金能当天买当天卖,比如早上看新能源板块涨了,买入对应的ETF,下午涨2%就能卖,不用等T+1确认。我邻居李阿姨专做场内基金:“15万分了5只,跟踪消费、医疗,不用像股票那样担惊受怕,手续费省的钱够我买降压药。”

4. 场内基金定投:自动扣款+灵活止盈,小白也能抗波动

证券账户能做“场内基金定投”,比场外更灵活——可以设定每月10号自动买沪深300ETF,涨多了能随时手动止盈,不用等场外“确认后才能卖”。

我同事小周定投了1年,每月投2000块,去年底大盘跌的时候没慌,今年3月涨了15%就卖了,赚了4500块:“不用自己择时,自动扣款还能强制储蓄,比乱买股票稳多了。”关键是手续费低,长期定投下来,能比场外多赚“手续费差价”。

5. 可转债配售:持股就能领“额外红包”,不影响股票收益

如果手里有上市公司股票,公司发可转债时,你能优先配售,相当于“持股福利”,完全不耽误股票涨跌赚钱。

比如持有1000股某家电股,按配售比例能配10张可转债(1000块),上市后涨18%,就能多赚180块。我叔去年持有某科技股,配售的可转债涨22%,赚了220块:“本来是等股票涨,没想到还多赚一笔,跟捡钱似的。”操作也简单,券商APP会提醒配售日期,输入代码下单就行。

6. 买国债/地方债:比银行定期高息,急用钱能变现

证券账户能买记账式国债和地方政府债,安全性和存款差不多,但利息更高。2025年9月发行的3年期记账式国债,票面利率2.8%,比银行3年期定期(2.4%)高0.4个百分点,而且不用“锁死”到期

要是急用钱,直接在二级市场卖掉就行,资金当天到账,不用像银行定期那样提前支取扣利息。我小区王阿姨20万全买了5年期地方债:“每年赚5600块,比存银行多赚640块,上次孙子交学费,当天卖了就拿到钱。”

7. 股票质押式回购:闲股别闲置,每月能赚“租金”

手里有暂时不想卖的蓝筹股(比如茅台、工行),可以做“股票质押式回购”,把股票质押给券商,按天拿利息,到期再把股票赎回来,不影响后续涨跌收益。

8. 科创板/北交所打新:满足门槛就能赚“高收益”,比普通打新赚更多

开通科创板(50万资产+2年交易经验)或北交所(50万资产+2年交易经验)权限后,能参与对应的新股打新,收益比普通打新更高。

9. 工资卡自动理财:每月工资到账,自动分仓“生钱”

现在多数券商支持绑定工资卡,设置“自动转入+自动分仓”——比如每月15号工资到账,自动转5000块进证券账户,2000块买货币基金(日常备用)、3000块买债券基金(稳健增值),不用手动操作,还能强制储蓄。

10. 跨境通:不出国也能买港股美股,布局全球资产

开通“港股通”“深股通”(50万资产门槛)后,能直接用人民币买港股(比如腾讯、美团)和美股(比如苹果、特斯拉),不用换外汇,也不用开境外账户。

11. 股东权益参与:投票、领纪念品,做“公司主人”

持有股票超过一定数量,能参与上市公司股东大会,投票表决公司重大决策(比如分红方案、并购计划),有些公司还会给参会股东发纪念品(比如自家产品、定制礼品)。

12. 融资融券:高风险“杠杆工具”,新手千万别碰

融资融券是“向券商借钱买股(融资)”或“借股卖出(融券)”,门槛高(50万资产+6个月交易经验),风险也大——比如你有10万,最多能再借10万,20万买股,涨10%赚2万(比不用杠杆多赚1万),跌10%也亏2万(比不用杠杆多亏1万)。

券商客户经理反复提醒:“这功能只适合有3年以上炒股经验、能承受风险的人,千万别满仓融资,最好只用自有资金的50%去借,避免扛不住波动。”新手别好奇尝试,容易踩坑。

(注: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前请结合自身风险承受能力决策。)

0 阅读:176

评论列表

重重滴

重重滴

2
2025-10-08 22:08

最后一句才是经典,新手别好奇尝试,容易踩坑

搜集素材君

搜集素材君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