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了个寂寞!据BBC最新报道,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已经惊人发现,俄罗斯军工产品中中发现太多来自美、英、德等多国的零部件。而这些国家,都是站在乌克兰一边的国家。也就是说,西方那么多国家在吆喝让乌克兰加油跟俄罗斯干,结果人家在背后猛赚钱。不知道他们怎么不去制裁这些跟俄罗斯做生意的公司?双标太明显了! 泽连斯基这番话,其实早在去年1月就被前外长库列巴说过一遍,当时库列巴直言俄罗斯导弹和无人机里超过95%的关键元部件来自美西方国家,结果没过多久就被解职。 现在轮到泽连斯基自己把这层窗户纸捅破,大概是终于看清了西方所谓的全力支持到底掺了多少水分。 只能说,西方企业的这波操作是真"高明",明面儿上遵守规定,暗地里全靠中间商赚差价"。 美国的模拟装置公司把产品放泰国、马来西亚生产,转手就通过中间商卖给俄罗斯;德国的精密机床贴着"民用"标签,经白俄罗斯倒几手就进了俄罗斯军工厂,还有家注册在加蓬的空壳公司,居然给俄罗斯卖了14.8亿美元的飞机零件,里头不乏从波音、空客上拆下来的二手发动机,最后全用在了苏-30战机的维修上。 更讽刺的是,2023年美国司法部还抓过两个堪萨斯州的商人,他们把航空设备先运到德国、亚美尼亚,再偷偷转去俄罗斯,甚至敢接俄罗斯联邦安全局的订单,这哪是"违规操作",分明是产业链成熟的灰色生意。 至于西方政府,他们心里门儿清,就是懒得真管,2025年9月的数据摆在那儿,俄罗斯军工进口比年初涨了15%,光通过东南亚和东欧的影子公司就买了30亿美元的西方零件,美国企业对"中立国"的零件出口涨了15%,这些国家转头就卖给俄罗斯,大家都是心照不宣分蛋糕。 欧盟搞了17轮制裁,结果俄罗斯武器产量不仅没降,2024年还翻了倍,甚至有余力给印度推销苏-35战机。说白了,制裁就是做给乌克兰看的戏,真切断零件供应,西方企业得少赚多少钱?全球军火灰色市场规模上千亿美元,谁舍得真退场。 泽连斯基现在喊着要"有效制裁",要召见各国大使,其实早过了最佳时机,从2014年克里米亚危机开始,俄罗斯就搭好了中转网络,土耳其、阿联酋、新加坡这些地方全是零件洗白站,民用标签一贴,跨境电商下单,物流快得能次日达。 那些西方大企业更会甩锅,德州仪器、博世这些公司都说只卖给中间商,手续合法,把责任推给下游,可这下游网络盘根错节,跨国监管堪比大海捞针,真要查还得先问自己政府愿不愿意动真格,毕竟一边能从乌克兰军援里赚一笔,一边能从俄罗斯零件里捞一笔,这种两头通吃的好事,换谁都舍不得放手。 说到底,这事儿哪是什么双标,就是赤裸裸的利益优先,西方喊着支持乌克兰,是为了牵制俄罗斯;暗地里卖零件,是为了资本家的钱包,泽连斯基从前敢怒不敢言,现在撕破脸,无非是前线快扛不住了——俄军的导弹无人机越打越多,自己的援助却总跟不上,抬头一看,敌人的武器里全是盟友的零件,换谁都得气炸,可气归气,他还得接着求西方援助,这种憋屈劲儿,估计比挨导弹还难受。 其实这出闹剧早该看透,全球化搞了这么多年,军工供应链早缠成了乱麻,可真要下狠手监管,未必做不到,关键是西方从来没把乌克兰的死活放第一位,所谓的道义支持,不过是给利益交换披的外衣,等哪天这生意不赚钱了,或许制裁才真能管用,但到那时,乌克兰还在不在,就不好说了。
俄罗斯要妥协了,牺牲普京就能拯救俄罗斯。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表示,俄罗斯愿意为有条
【1评论】【5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