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A股上市住宅地产开发及管理企业,其合同负债余额已降至1.28万亿元,仅为历史峰值3.03万亿元的40%。自疫情以来,这一负债规模始终保持匀速去化态势,成为观察地产行业风险变化的关键指标。 从债务结构来看,房地产企业的负债主要分为三大类:一是欠付金融机构的款项,其中以国外垃圾债投资者的资金为主;二是拖欠供应链上下游的账款;三是对居民的负债,这也是与普通民众关联最紧密的部分。 细究三类债务的影响,欠国外投资者的资金无需过度关注,毕竟风险自担本就是国际投资市场的基本规则;欠供应链的账款,其负面影响早已传导至宏观经济——既间接拉低了相关从业者的收入,也削弱了整体消费预期,而银行也已通过降息等方式,在报表层面消化了部分相关风险。 唯独欠居民的债务,核心载体便是合同负债,后续仍可能引发余波。对老百姓而言,面对未交付的房屋,短期忍耐尚可,但很难长期为一套“空中楼阁”偿还按揭。一旦购房者停止还贷,这笔资金最终可能转化为银行坏账。 值得欣慰的是,当前1.28万亿元的合同负债余额,已是疫情以来显著去化后的结果,这意味着上述潜在风险正逐步释放。未来,随着这部分负债进一步去化至合理水平,即便有个别地产企业进入破产程序,对行业整体、金融体系及居民生活的冲击,也将变得无关紧要。
当前A股上市住宅地产开发及管理企业,其合同负债余额已降至1.28万亿元,仅为历史
周仓与商业
2025-10-08 21:45:11
0
阅读: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