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欧盟可以这样规定,中国也可以!从2027年2月18日开始,所有在欧盟市场销售的手机,除非有极少数例外,否则都必须设计成让消费者自己能轻松拆装、更换电池。这意味着以后咱自己就能给手机换电池,就像以前用诺基亚时那样,不用花大价钱的地去找官方售后! 欧盟这个《新电池法》,不光强制可换电池,还禁止厂商搞软件锁、零件配对这些小动作,连苹果都乖乖改口,说iPhone 17要全面适配,这说明不是技术不行,是厂商愿不愿意让利的问题。 欧盟这招实在太解气,直接把厂商的“遮羞布”撕了,这些年厂商天天鼓吹“一体化机身更高级”、“不可拆卸电池更安全”,实际上就是把电池变成绑定用户的“枷锁”。 手机用个一两年电池衰减,一旦想换,官方售后就可能狮子大开口。 10月4日“什么值得买”的成本分析里,算得很清楚,iPhone 16 Pro换块电池要969元,国产旗舰也得300到500元,预约排队少则三天多则一周。 第三方维修便宜点,但电池质量没保障,说不定是翻新的,自己换倒是只要几十块,可厂商故意用强力胶黏死机身,新手一拆就容易把排线弄断。 欧盟新规直接堵死了这些套路,要求设计必须“轻松拆装”,还得提供免费教程和工具,这才是真把消费者当回事。 再看看咱们中国这边,其实也早该治治这股歪风了。 IDC数据显示,2025年中国智能手机保有量要突破18.5亿部,维修市场规模预计冲1000亿元,这里面光换电池就占了不小份额。 可官方售后占比才28%,却靠着高价配件赚得盆满钵满;第三方虽然占了52%的份额,但质量参差不齐,去年有调查显示,三成第三方电池用不到半年就鼓包。 消费者要么花冤枉钱买“原厂保障”,要么赌运气找第三方,要么自己动手担风险,这哪是消费选择,分明是被逼无奈。 10月6日还有文章对比过,同样换块国产手机电池,官方500元,自己买块合格电池才80元,差价六倍多,厂商这不就是把售后当“摇钱树”吗? 这时候厂商肯定会跳出来,高喊“技术倒退”,这话骗骗外行还行,内行人都知道是瞎扯。 欧盟那边的Fairphone 5早做出了榜样,电池能换,系统还承诺更到2031年,人家照样卖得不错,说明可换电池和技术进步不冲突。 苹果自己也在偷偷改,据说iPhone 16 Pro,已经在用可剥离的电感应粘合剂,就是为了2027年符合欧盟规定,这说明不是做不到,是以前不想做。 再说安全问题,现在的锂电池技术比诺基亚时代强多了,只要规范设计,加个防呆卡扣、绝缘保护,自行更换的风险根本可控,比第三方用劣质胶水粘回去安全多了。 厂商拿“安全”当借口,不如说是怕丢了售后这块肥肉,毕竟主板维修才占7.2%的业务量,却贡献了39%的收入,电池维修就是勾着用户送上门的“流量入口”。 更关键的是,可换电池还能解决大环保问题,2022年全球5000万吨电子垃圾里,废旧手机电池是重灾区,咱们中国作为手机消费大国,这方面压力更大。 欧盟算过一笔账,手机寿命多延长一年,能减少15%的碳排放,光是可换电池这一项,每年就能少淘汰几千万部手机。 现在国家都在推“双碳”,要是能强制可换电池,既能减少电子垃圾,又能降低稀有金属的开采需求,一举两得。 而且咱们的维修体系已经在完善了,2025年就要实施维修服务等级认证,区块链溯源系统也能覆盖60%主流机型,到时候电池质量能追溯,拆装标准能统一,根本不用担心乱象。 有人可能担心成本转嫁,说厂商会涨价,这其实是多虑了,欧盟新规实施后,有机构预测手机均价也就涨几十欧元,分摊到两年使用周期里微不足道,反而能省下饭钱换电池的钱。 咱们中国要是跟进,完全可以借鉴欧盟的能效标签制度,把电池循环寿命、可维修性都标在包装盒上,让消费者更舒心,哪个厂商敢借机涨价又不做好设计,自然会被市场淘汰。 华为之前搞的超级快修体系,就是靠标准化服务提升了营收,说明做好售后不一定非要靠高价配件,厂商转变思路照样能赚钱。 72%的网友都支持可换电池,这就是民意,欧盟能硬气给厂商立规矩,咱们中国更该为老百姓发声。 别让厂商再用“技术”“安全”当借口,把消费者的钱包当“提款机”;也别让好好的手机,因为一块电池就成了电子垃圾,浪费资源又污染环境。 现在维修行业数字化、标准化的基础都有了,监管也在跟上,就差这么一纸规定捅破窗户纸。 欧盟2027年能落地,咱们完全可以同步推进,甚至做得更好。 说到底,强制可换电池不是小事,是关乎消费者权益、环境保护、产业健康的大事。 欧盟都走在前头了,咱们没理由落后,更没理由让老百姓继续被厂商“绑架”。 别等厂商良心发现,得靠制度给他们立规矩,让消费者真正能“自己的手机自己做主”,不用再为块电池花冤枉钱、受窝囊气。 这事儿早一天落地,老百姓早一天受益,环保早一天见效,何乐而不为?
你觉得手机电池封死是为了更高级?别被骗了。欧洲人最近立了新规矩,从2027年起,
【709评论】【295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