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为何不跟中国打?德国军事专家的一番话,回答了这个问题,他直言,如今中国的军事力量已经强大到让美国感到束手无策。 库亚特的核心观点很简单:美国现在不敢轻易和中国硬碰硬,因为中国军事现代化速度太快,短板补得太扎实。拿导弹来说,中国这些年东风系列弹道导弹发展得飞起,尤其是反舰型的那款,能从陆地发射,精准打移动目标,射程上千公里。这玩意儿直接戳中美国海军的软肋。美国的航母战斗群,本来是海上霸王,四五艘航母加护航舰,就能控制大片海域。但现在呢?中国导弹一出,航母就得绕着走。想想看,美国过去在西太平洋耀武扬威,航母随便巡航,现在得重新算计路线,增加预警机和驱逐舰护卫,成本直线上升。库亚特说,这不是小事儿,而是战略被动。美国五角大楼的报告也承认,中国导弹网让他们的舰队在近海行动风险翻倍。不是说美国弱了,而是中国堵住了他们的老路子,让他们没法儿像从前那样随意撒野。 再看航母这块儿,美国有11艘核动力航母,中国才刚起步,但进步神速。辽宁舰是2012年服役的,改装苏联老货,但中国学得快,很快就搞出山东舰,2019年入列,全自主建造。最新福建舰,2022年下水,电磁弹射系统上舰,起飞效率高多了,能多带飞机,多打远距离。库亚特指出,中国航母不光数量上追,作战体系也跟上了。电子战、反导、防空网,这些子系统整合得紧,美国的优势在缩小。过去美国航母是孤胆英雄,现在中国编队能形成火力网,互相掩护。数据显示,中国海军吨位从2010年的不到100万吨,到现在超200万吨,舰艇总数超美海军。不是说中国要称霸全球,而是专注亚太自家门口,这让美国在台海、南海的动作得三思而后行。万一擦枪走火,航母损失一艘,补起来得几年,美国经济也扛不住。 核力量这头,更让美国睡不着觉。中国核武库这些年稳步扩建,洲际导弹、核潜艇,全覆盖。关键是二次打击能力,意思是就算先挨一波,也能还回去。库亚特在评论乌克兰事儿时,顺带提了中美对比,说美国深知和中国打,核升级风险太大。双方都是核大国,谁也不想玩儿互相毁灭。中国094型核潜艇下水,携带巨浪导弹,隐蔽性强,能在深海待命。美国虽弹头多,但中国够用就行,不求多,只求稳。兰德公司报告也说,中美核对峙下,常规战容易滑向核边儿,美国得留后手。不是中国爱炫耀,而是这平衡让美国不敢轻举妄动。想想朝鲜半岛、台海热点,美国总喊“战略模糊”,其实就是怕一锅端。 军工自给自足这点,库亚特也强调了。中国过去靠进口,现在全链条本土化。坦克、飞机、导弹,从设计到生产,一条龙。疫情那会儿,全球供应链乱套,美国军工还得求欧洲零件,中国呢?稳稳的。持久战场景下,这优势显形。美国工业虽强,但全球化依赖多,战时断供就麻烦。中国军费虽不到美国一半,但效率高,研发快。2023年数据,中国武器出口翻番,技术输出稳。库亚特说,这让美国在拉锯战中吃亏。不是中国穷兵黩武,而是实打实保障后勤,让军队不愁弹药。 全球布局上,中国一带一路走出去,和亚洲、非洲国家合作紧密。军事上,不是到处建基地,而是联合演习、情报共享。东南亚好几国和中国军方互动多,美国的印太战略遇瓶颈。库亚特分析,美国盟友网虽广,但中国影响力在亚太根深蒂固。日本、韩国、菲律宾,这些国家夹在中间,不想选边站。2024年南海碰撞事件,美国喊得凶,但实际行动缩手缩脚。为什么?因为中国海军常态化巡航,实力摆那儿。美国智库报告承认,中国在自家周边,控制力强,美国远洋投送成本高。 当然,美国也不是纸老虎,军费世界第一,技术顶尖。但库亚特的话点透了,实力对比变了。美国过去单挑谁都行,现在多线作战顾不过来。乌克兰拉着俄资源,中东以色列事儿不断,亚太中国盯着,美国摊子太大。库亚特退休后多次访谈,说美国战略疲于奔命,中国专注高效。不是说美国要跪,而是理性选择,避免两败俱伤。全球经济依赖,中美贸易额超6000亿,打起来谁都疼。
美为何不跟中国打?德国军事专家的一番话,回答了这个问题,他直言,如今中国的军事力
纸短情长啊
2025-10-09 03:21:18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