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30日,美国战争部长竟公然向全球八十亿人叫嚣:“我们一直靠杀人和破坏为生!”

史面的楚歌 2025-10-09 07:32:01

9月30日,美国战争部长竟公然向全球八十亿人叫嚣:“我们一直靠杀人和破坏为生!”这不仅坐实了美国身为地球村强盗的行径,更凸显出其“不以做强盗为耻,反以做强盗为荣”“我是强盗我怕谁”的丑恶嘴脸!  信源:当着被紧急召集美军将领的面,美防长竟然说:你们就是以杀人和破坏为生的——上观新闻 最近国际舆论场炸开一则新闻,美国军方高层赫格塞思一番直白言论引发哗然。 他公然宣称,美军的根本使命就是"杀人"与"破坏"。此言出自一国军事掌权者之口,难免令人脊背发凉:这是赤裸裸的坦白,还是暗藏玄机的战略宣言? 要解码这句话的分量,不妨先翻翻美国的"战争账本"。 自建国近250年来,这个国家的武装力量仅有约16年未陷战事。 从朝鲜半岛的硝烟到越南丛林的焦土,从伊拉克的废墟到阿富汗的山地,再到近年搅动欧洲的俄乌冲突,全球重大动荡里几乎都刻着美国的军事印记。 就在2025年10月初,外媒曝出美国拟向乌克兰提供射程2000公里的"战斧"导弹,这款武器若落入乌方手中,可直接打击俄罗斯本土。 这种"递刀子"的行为,哪里是单纯援助?分明是在本就紧绷的冲突弦上再勒一把,将和平谈判的窗口越推越远。 赫格塞思的大实话,恰恰撕开了美国军事政策的遮羞布。 长期以来,美国在全球范围内频繁军事干预,背后始终晃动着"军工复合体"的影子。 所谓军工复合体,是武器制造商、军方与政客形成的利益共同体:战争越频繁,武器需求越大,企业利润越高,政客选票越稳。 于是乎,五角大楼更像"战争部"而非"国防部",主动制造危机、挑起对抗成了潜规则。 从巴拿马运河的旧事,到亚太地区的军事摩擦,再到早年深度介入中东事务,美国总爱把军事手段当作干预他国内政的"万能钥匙"。 有人追问:美国为何对战争如此"执着"?历史早有答案。 越南战争中,美军对村庄实施无差别轰炸,用化学武器摧毁大片雨林,当地生态至今仍在呻吟; 中东战场上,平民流离失所的惨状通过镜头传遍世界。 这些血债,被伤害的民族记了几代人。如今的美国不仅未收敛,反而将"战争有理"的逻辑愈演愈烈。 赫格塞思的表态,不过是将这套"战争驱动国家运转"的底层逻辑摆上了台面。 更值得警惕的是,美国这种玩法坑的是全世界。中东百姓在战火中失去家园,欧洲被迫卷入冲突漩涡,连盟友都可能沦为博弈棋子。 联合国近年来多次呼吁各国削减军费、投入扶贫与气候治理,可美国偏要"逆潮流",2023年军费逼近8860亿美元,全球军费总和超2万亿美元。 这些真金白银若用来建学校、办医院、修水利,能拯救多少生命?能让多少家庭重获希望? 回头看赫格塞思的"惊人之语",与其说是狂妄,不如说是美国军事本质的暴露。 它扯下了"民主""自由"的华丽外衣,露出战争机器的冰冷内核。 但问题在于,靠武力维持的"安全"能长久吗?就像街头混混总说"拳头硬就是道理",可若人人都效仿,世界只会陷入永无宁日的混乱。 当下多极化浪潮正重塑国际格局,单靠武力施压的老路越来越走不通。 越来越多国家明白:和平从不是靠谁的枪杆子,而是坐下来谈出来的。 美国若继续沉迷"战争红利",最终反噬的不仅是他国,更是自身。看看如今的国际形势,过度扩张的代价正在显现。 我们普通人最朴素的愿望,不过是日子安稳。 国与国相处何尝不该如此?有矛盾就坐下来协商,别动辄拔枪相向。地球村七十多亿人,谁不盼着少些冲突、多些太平? 真心希望美国能早日醒悟:真正的强大,是让本国百姓安居乐业,也让其他国家能安心发展。

0 阅读:50
史面的楚歌

史面的楚歌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