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有资格获得诺贝尔和平奖,这是毫无疑问的。虽然贸易战也是战争,但并不妨碍他获

天天纪闻 2025-10-09 09:48:05

特朗普有资格获得诺贝尔和平奖,这是毫无疑问的。虽然贸易战也是战争,但并不妨碍他获奖。   毕竟诺贝尔和平奖的评选标准向来充满"惊喜",就像1998年那位凭借编造自传获奖的里戈贝尔塔·门楚,挪威诺贝尔学会主席都能轻飘飘地说"所有自传都或多或少有些渲染"。   那特朗普这些年"渲染"出来的和平业绩,自然也该被格外宽容地看待。   虽然贸易战也是战争,但看看他在2025年的"丰功伟绩",这点小瑕疵根本不值一提——毕竟能在提名和平奖的同时下令空袭伊朗,这种"左手橄榄枝右手炸弹"的操作,本身就是一种突破性的和平艺术。   要论和平贡献,特朗普在中东的"调解"绝对堪称典范。2025年6月,就在他获得巴基斯坦副总理提名角逐和平奖的节骨眼上,美国突然对伊朗发动空袭,造成多名高级军官和核科学家丧生。   这种"先炸后谈"的模式多高效啊,就像他自己说的"准备再次打击",用武力威慑换来的平静,难道不算是另一种形式的和平?   巴基斯坦政府前脚刚称赞他"在斡旋印巴冲突中展现卓越政治才能",后脚就因为轰炸事件紧急撤回推荐,这种戏剧性的反转恰恰证明特朗普的和平手段有多"震撼"——毕竟不是谁都能让一个提名国在24小时内翻脸不认人。   更妙的是,佐治亚州联邦众议员巴迪·卡特还在空袭三天后坚定地提名他,理由是"推动伊朗与以色列达成停火协议",这种把战争当和平催化剂的逻辑,简直比诺贝尔委员会的辩解还精彩。   再看看他在欧洲的"和平努力",北约盟友们肯定深有体会。特朗普任期内一直督促盟国增加军费,声称"不掏钱就别想得到保护",这种"亲兄弟明算账"的态度多实在啊。   他用"退群"威胁换来的军费增长,本质上是在强化集体防御能力,只不过盟友们不太理解这种"胡萝卜加大棒"的温柔——就像他在2025年9月柯克追悼会上说的"暴力主要来自左派",哪怕没有任何证据,也要坚定地把分裂言论包装成维护自由的宣言。   这种"我即正义"的自信,正是和平领袖必备的素质,毕竟当年挪威诺贝尔学会都能说门楚的获奖决定"不是主要依据自传",那特朗普的和平贡献自然也可以不依据实际行动来评判。   国内事务上,特朗普的"和平维稳"同样可圈可点。2021年他成为美国历史上首位两度遭众议院弹劾的总统,第二次弹劾的理由是"煽动叛乱"——1月6日那场冲击国会大厦的骚乱,造成数人死亡,国会山沦为战场。   但这不过是"民主进程中的小插曲",就像他在2025年追悼会上淡化右翼暴力、专攻"激进左派"那样,把分裂归咎于对手,本身就是维护国内和平的"高明策略"。   安吉丽娜·朱莉说"不再认识自己的国家",还担忧言论自由受威胁,这显然是不懂特朗普的良苦用心——关闭反对声音,不就是为了避免争吵带来的不和谐吗?   《吉米·基梅尔秀》因为评论柯克事件遭停播,这种"舆论净化"手段,和诺贝尔和平奖倡导的"消除分歧"简直异曲同工。   最令人称道的是特朗普的"和平承诺"执行力。2025年重返白宫前,他信誓旦旦地说要"在就任后24小时内结束俄乌冲突",结果数月过去毫无进展,连最初提名他的乌克兰议员奥列克桑德尔·梅列日科都"完全失去信心"并撤回提名。   这种"承诺先给足,结果看心情"的风格,完美继承了诺贝尔和平奖的"惊喜传统"——就像门楚编造经历获奖,特朗普用空头支票推动和平,本质上都是对传统和平定义的创新。   毕竟挪威诺贝尔委员会都承认"自传会有渲染",那特朗普的竞选承诺稍微"渲染"一下,又有什么关系呢?   说到底,特朗普的和平哲学就是"以乱求治":用贸易战打破全球经济平衡,用军事打击震慑地区冲突,用分裂言论凝聚支持者,用空头承诺安抚期待者。   这种全方位、多角度的“和平”构建方式,比那些只会搞调解谈判的传统和平人士高级多了。就像2025年这些此起彼伏的提名与撤回,恰恰证明他的和平影响力有多"深远"——能让不同国家、不同党派在短时间内对他的和平贡献产生如此大的分歧,这本身就是一种前所未有的"和平奇观"。   所以说,特朗普有资格获得诺贝尔和平奖,这真的毫无疑问,毕竟连编造的自传都能获奖,那他这些"真实发生"的混乱,凭什么不能被评为最具突破性的和平实践?

0 阅读:25

评论列表

用户35xxx29

用户35xxx29

2
2025-10-09 19:12

不弄死几千万人,不发动一场战争,你怎么有这个脸来竞选诺贝尔和平奖?

天天纪闻

天天纪闻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