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7日,欧洲议会以518票赞成、96票反对、24票弃权通过决议,允许欧盟暂

士气沉沉 2025-10-09 09:51:14

当地时间7日,欧洲议会以518票赞成、96票反对、24票弃权通过决议,允许欧盟暂时或永久中止对有资格短期前往申根区的第三国公民的免签证制度。目前美国、以色列、澳大利亚等数十个国家和地区与申根国家签有免签协议。若出现特定威胁,可能暂停签证,还能对违规国家政府官员单独限制。最初暂停或为暂时,若违规不纠正,可能永久中止。像格鲁吉亚,若10月26日议会选举未完全达标,欧盟就考虑暂时中止与其免签制度,这决议影响可不小。 这项新规的核心,就是给了欧盟一个强有力的工具,可以随时按下暂停键,甚至永久停止某些国家公民享受的免签待遇。 过去,免签协议一旦签订,就像是板上钉钉,除非有极端情况,否则很难动摇。但现在不一样了,欧盟将免签从一个相对稳定的状态,变成了一个动态的、有条件的特权。 这个机制的操作也很有意思,它不仅可以全面暂停一个国家的免签,还能进行精准打击,比如只针对某个违规国家的政府官员实施签证限制。这种“外科手术式”的操作,无疑让欧盟在对外博弈中有了更多的筹码和灵活性。 那么,什么情况会触发这个“暂停键”呢?决议里提到了“特定威胁”,这个词听起来很宽泛,但实际上指向性很明确。 最直接的就是安全问题,比如某个国家被认定为向申根区输送了恐怖分子或者有组织犯罪分子。但更深层次的原因,往往藏在政治和外交的博弈里。 一个长期存在的痛点就是移民遣返问题。一些国家不愿意接收从欧盟遣返的非法移民,这让欧盟成员国头疼不已。 现在,欧盟可以把免签作为谈判的筹码,告诉对方:“如果不配合我们接收遣返人员,那你们公民来我们这里旅游可能就得办签证了。”这无疑大大增加了欧盟的威慑力。 当然,这个新工具的威力很快就要在现实中得到检验。格鲁吉亚就成了第一个被点名警示的对象。欧盟已经明确表示,如果今年10月26日的议会选举没能完全达到他们所设定的民主标准,就会考虑暂时中止与格鲁吉亚的免签协议。 这里的“标准”指的就是法治、选举公正性、媒体自由等一系列价值观问题。这等于给格鲁吉亚的选举进程装上了一个欧盟的“监督器”,选举结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民众能否继续享受免签便利。 这不仅仅是对格鲁吉亚的警告,也是对所有享受免签待遇的国家发出的一个信号:免签不是一劳永逸的,它与你国内的政治生态和与欧盟的合作态度紧密相连。 这个决议的影响是深远的,它像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激起的涟漪会扩散到很多地方。对于那些习惯了说走就走的美国、澳大利亚等国的游客来说,未来他们的旅行计划可能需要多考虑一个变量。 特别是美国,虽然与欧盟关系密切,但在签证互惠问题上一直存在一些小摩擦,比如部分欧盟国家公民赴美仍需签证。 现在欧盟手握这个新机制,未来在谈判桌上无疑会更有底气。免签这张牌,从一张单纯的旅行便利卡,变成了一张复杂的政治外交牌。它悬在所有相关国家的头顶,提醒着他们,与欧盟的合作需要持续的努力和诚意。 这个新机制的诞生,标志着欧盟的边境管理和外交策略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它让欧盟在面对外部挑战时,有了更直接、更具操作性的应对手段。 但这把“双刃剑”究竟会如何使用?是会成为促进国际合作与遵守规则的催化剂,还是会引发更多的外交争端和报复性措施? 当旅行便利与政治挂钩,普通民众又会在多大程度上受到大国博弈的影响?这些问题,或许只有时间能给出答案,而你对此又有什么看法呢?

0 阅读:49

猜你喜欢

士气沉沉

士气沉沉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