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京73岁生日当天,只有金正恩的贺电,还在用“同志”称呼普京!“最亲密同志”揭开特殊关系,朝俄联盟进入蜜月期!背后藏着这些战略考量? 麻烦各位读者点一下右上角的“关注”,留下您的精彩评论与大家一同探讨,感谢您的强烈支持! 10月7日,当俄罗斯总统普京迎来73岁生日时,一份来自平壤的特殊贺电引发全球关注。 朝鲜领导人在贺电开篇就使用了“我最亲密的同志”这一称呼,并在电文中重申了今年9月在北京会晤时作出的承诺,誓言将继续全力支持俄罗斯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斗争。 这份措辞热烈的贺电,不仅展现了两位领导人之间的特殊情谊,更透露出朝俄关系正步入前所未有的密切期。 细读这份由朝中社全文发布的贺电,字里行间充满着浓厚的革命情谊。 朝鲜领导人高度评价普京的领导,称“今天的俄罗斯正在享受其作为世界大国的荣耀”,并强调这一成就“离不开普京的卓越领导和顽强实践”。 贺电中明确表示,平壤将“完全支持俄罗斯人民为捍卫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安全利益而进行的正义斗争”,并将此视为“兄弟的义务”。 在当今国际外交场合,“同志”这一称呼已不多见。 虽然苏联解体已逾三十年,但俄语中“达瓦里希”(同志)一词仍承载着特殊的情感分量。 自2023年9月朝鲜领导人访俄期间双方以“同志”相称,到去年6月两国签署《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条约》后升级为“最亲密的同志”,这一称呼的变化清晰地勾勒出两国关系的升温轨迹。 纵观今年以来朝俄关系的推进节奏,可以观察到一条明确的发展脉络。 上半年,双方互动主要围绕军事合作展开。 俄罗斯联邦安全会议秘书绍伊古三度访问平壤,其中6月更是连续两次访朝。这三次访问都是“奉普京总统的特别命令”进行的,3月份的访问中绍伊古甚至携带了普京的亲笔信。 经过多轮磋商,双方在6月的会晤中达成了三项重要成果:朝鲜向俄罗斯库尔斯克地区增派约6000名军人协助战后重建;两国互建纪念朝鲜援俄部队的纪念碑;恢复已中断三十余年的莫斯科—平壤直飞航班。 这些实质性合作标志着两国关系已超越一般意义上的战略伙伴关系。 截至目前,朝鲜已向俄罗斯派遣超过两万名各类人员,其中包括约1.5万名此前已确认的援俄人员。这一规模在朝鲜对外军事合作史上实属罕见。 进入下半年,随着库尔斯克地区战事逐渐平息,朝俄关系开始转向更高层级的元首外交。 8月12日,两国领导人进行了今年首次通话;随后在9月3日,利用参加北京九三大阅兵的机会,朝鲜领导人乘坐普京的总统专车前往钓鱼台国宾馆,进行了超过一个半小时的深入会谈。 10月的生日贺电和梅德韦杰夫代表普京出席朝鲜劳动党建党80周年阅兵式,进一步延续了这一互动势头。 尽管普京未能亲临平壤,这很可能是因为朝鲜领导人计划在年底前回访莫斯科,届时双方将就援俄部队派遣规模、应对美国特朗普政府等关键议题进行面对面磋商。 在当前国际格局深刻变革的背景下,朝俄关系的持续升温引发广泛关注。 两国在应对西方制裁、推动多极化世界秩序建设等方面存在共同利益,这种日益密切的合作关系正在重塑东北亚地缘政治格局。 从“同志”到“最亲密的同志”,称呼的变化背后,是两个面临国际压力的国家正在相互靠拢的战略选择。 您如何看待朝俄之间日益紧密的关系? 这种“同志加兄弟”的合作模式会对地区局势产生怎样的影响? 欢迎在评论区分享您的见解!
普京73岁生日当天,只有金正恩的贺电,还在用“同志”称呼普京!“最亲密同志”揭开
竹影摇曳意韵深
2025-10-09 10:22:24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