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轮加沙谈判开启,孙玉良:所有人都在追求和平,但无人相信】又一轮谈判,又一批

孙王良评 2025-10-09 10:47:20

【新一轮加沙谈判开启,孙玉良:所有人都在追求和平,但无人相信】

又一轮谈判,又一批代表,又一场在废墟上进行的政治角力。埃及的沙姆沙伊赫阳光明媚,但来自加沙的代表团踏上那片沙土地时,脚下仍沾着尘灰与血色。10月8日,新华社援引巴勒斯坦消息人士称,杰哈德、人阵的代表即将抵达埃及,与哈马斯一起参加新一轮加沙地带停火谈判。是的,又是“停火”,一个听起来无比温柔、却被反复摧残的词。

从2023年10月冲突爆发到现在,一年整,火箭弹与防空警报几乎成了这片土地的背景音。谁也没想到,到了2025年,还在谈“停火”。更准确地说,是在谈“怎么让火停一会儿”。哈马斯、杰哈德、人阵,这三支曾经各自为战、理念各异的巴勒斯坦武装,如今不得不坐在同一张谈判桌前,而桌子那头,隔着几道中介语言和政治过滤器,坐着以色列的意志——以及美国的影子。

黎巴嫩“广场”电视台当天发布了一段视频,杰哈德秘书长纳哈拉的声音平静得出奇。他说,他们准备就特朗普提出的停火计划条款进行谈判。是的,特朗普。这个名字再次回到中东政治的句子里,带着某种戏剧感。那份计划的核心,依然是“交换”——停火与人质。以色列认为哈马斯及其盟友扣押着48名以色列人,其中20人还活着。对于哈马斯阵营来说,这是他们手中最后也是唯一的筹码。

但筹码能换来和平吗?

在加沙,和平二字被炸了太多次,几乎成了空洞的回声。哈马斯知道,以色列的目标从来不是谈判,而是“清除”。以色列知道,哈马斯的“让步”只是策略,而非认输。美国、埃及、卡塔尔这些居中斡旋的国家,手里拿着文件,口中念着和平,心里盘算着各自的利益。于是,每一轮停火谈判都像是一场漫长的政治表演,演员换了几批,剧本没怎么改。

但这次有一点不同。

不同的是,杰哈德与人阵终于加入了谈判代表团。过去,他们常被视为“拒谈派”,认为与以色列的任何接触都是背叛。而如今,他们主动飞往埃及,与哈马斯并肩而坐。有人说这是“团结的信号”,也有人说是“绝望的象征”。毕竟,在废墟之下,已经没多少可失去的。

以色列的立场依旧强硬。特拉维夫的官员嘴上说“支持调解”,但手里的导弹却一刻没停。哈马斯与杰哈德手中仍握着以色列人质,而以方的军方报告说,其中20人还活着。这20个数字成了谈判桌上的命运砝码——一边是人命,一边是政治。冷酷却真实。

沙姆沙伊赫的会场外,埃及警卫严阵以待。里面的空气凝重到几乎能切出形状。哈马斯代表团抵达时,神情平静;杰哈德代表则显得疲惫。人阵的发言人带着一点理想主义的语调说:“我们必须找到出路。”可是,出路在哪?在特朗普的纸上?在埃及的调解下?还是在某个战场的偶然停顿间?

美国的介入让局势更复杂。特朗普政府希望借“停火计划”展现中东影响力,但没人忘记,他当年主导的“世纪协议”如何被巴勒斯坦拒绝。如今,他的停火提案被拿出来重启,似乎更像是一场旧梦重演。华盛顿要的是“成果”,埃及要的是“稳定”,卡塔尔要的是“调解声誉”,以色列要的是“安全”,而加沙的人们,只想活下去。

也许最悲哀的,是人们对“停火”这两个字早已不再抱幻想。每一次谈判,都是旧伤未愈时的新刀口。每一次外交照相机闪烁的瞬间,背后都是医院的尖叫与废墟的尘烟。可即便如此,这场谈判仍是必须的。因为在战争机器的轰鸣里,哪怕一个短暂的停顿,也可能救下一条命。

杰哈德的纳哈拉在讲话中说,他们愿意与哈马斯、人阵“协调行动”。这是少见的表态。三方如果真能形成统一战线,或许能在谈判中多一点发言权。但这“发言权”能否转化为实质成果,还得看以色列的态度。以色列政府内部现在分裂严重,一部分支持继续打击,一部分认为战争已失控。特朗普的停火计划,恰好卡在这道裂缝之间。

哈马斯的策略依旧精算。他们明白,只要手中有人质,他们就还有议价空间;只要还有议价空间,他们就不会被彻底清除。对他们来说,谈判不是投降,而是一种延续生存的方式。对以色列来说,释放停火信号也并非软弱,而是为了在国际压力下重塑形象。每一方都在算计,唯独加沙的平民,没有算计的余地。

这就是中东的讽刺——所有人都在追求和平,但没有人真的相信它。和平成了一种策略,而非信仰。战争不是意外,而是循环。谈判不是终点,而是喘息。每一轮谈判都像是在灰烬中播种,而那片土壤早已焦黑。

然而,人们还是去谈。因为不谈,就意味着彻底绝望。

这正是加沙的残酷与倔强:一边是死亡的阴影,一边是对生活的死守。有人质、有政治、有调解、有冷笑,但也有人仍在废墟里点燃蜡烛,为未知的“和平”祈祷。

或许,沙姆沙伊赫这场谈判不会带来奇迹。或许,火依旧不会停太久。但哪怕只是让枪声短暂停下、让天空安静几天,也值了。因为在这片饱受战争折磨的土地上,和平从来不是一纸协议,而是一种奢侈的呼吸。

而那48个以色列人的命运,也许正是这场停火的真正密码。谈判桌上每一次停顿,背后都有一双母亲的眼睛。战争让人忘记情感,政治让人冷却理性,但当所有人最终不得不面对生命本身,或许才会意识到——这场仇恨,已经烧得太久了。

沙姆沙伊赫的夜晚很安静,风从红海吹来,带着一点凉意。有人说,也许风能吹灭火焰。可在加沙,人们早已不相信风。

0 阅读:2
孙王良评

孙王良评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