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风]决不能让中国如意,特朗普喊话阿富汗,英媒惊叹:中国大量抛美债。特朗普再出

士气沉沉 2025-10-09 10:51:13

[微风]决不能让中国如意,特朗普喊话阿富汗,英媒惊叹:中国大量抛美债。特朗普再出招威胁中国,完全见不得中国好只想找事,中方反手送上一记重拳,美国偷鸡不成,反而让自己陷入不好的境地。 国际舞台上的戏码,有时比电影情节还要离奇。当全世界的目光都聚焦于中美之间日益紧张的经济科技博弈时,特朗普却突然将矛头转向了阿富汗,上演了一出令人费解的“隔空喊话”。 他公开要求阿富汗塔利班交出巴格拉姆空军基地,理由竟然是“这个基地是美国人建的”,甚至还煞有介事地补充说,该基地距离中国的核设施仅一小时航程。 这番操作,看似是针对阿富汗,实则醉翁之意不在酒,其背后透露出的焦虑与算计,远比口号本身更值得玩味。 塔利班的回应干脆利落,带着一种在战火中淬炼出的强硬。阿富汗临时政府外交部直接驳斥了特朗普的要求,称其违背了2020年双方签署的《多哈协议》,该协议明确规定美国不得干涉阿富汗内政。国防部长更是放出狠话,如果美军试图重返,塔利班已准备好“再打20年战争”。 这不仅仅是一场口水战,更是主权尊严的宣示。更让特朗普难堪的是,中俄巴伊四国外长在联合国大会上发表联合声明,明确反对在阿富汗建立军事基地,强调必须尊重阿富汗的主权独立。 一时间,美国在阿富汗问题上显得空前孤立,这出“夺回基地”的戏码,还没开演就似乎已经注定要草草收场。 然而,真正的战场并不只在阿富汗的群山之间,更在无形的金融领域。就在特朗普忙着在地理上给中国制造麻烦时,中国正以一种更为冷静和系统的方式,调整着自己的金融棋局。 美国财政部公布的数据显示,中国在2025年7月单月就减持了257亿美元的美债,持仓规模降至7307亿美元,创下近16年来的新低。这并非孤立的动作,从2022年至今,中国已经累计净减持了超过3000亿美元的美债。 英媒《外交事物》在分析这一现象时,罕见地指出华盛顿决策圈存在重大误判,他们一直坚信“中国的目标是取代美国,成为新的世界霸主”,但这一认知可能完全错误,导致美国的一系列对华策略都跑偏了方向。 中国持续抛售美债,其影响远超数字本身。这既是对美元资产风险上升的理性规避,也是对中美关系紧张局势的一种战略回应。更深层次看,这与中国推动人民币国际化、减少对美元依赖的长期布局息息相关。当中国稳步减持,美国自身的财政问题却开始集中爆发。 由于两党在预算问题上争执不下,美国联邦政府于10月1日正式“关门大吉”,数十万联邦雇员被迫无薪休假,国家公园关闭,关键经济数据发布停滞,每周给美国经济带来高达150亿美元的损失。这两件事,一个主动调整,一个被动“摆烂”,像一枚硬币的两面,共同戳中了美国财政体系的软肋。 面对国内一团糟的局面,特朗普的应对方式再次出人意料。他没有优先解决内部危机,反而把希望寄托在了中国身上。 据报道,他在政府停摆的第一时间,就急切地希望中国能“给点面子”,购买数十亿美元的美国农产品,尤其是大豆,以安抚他那些因贸易战而利益受损的农民“铁票仓”。 美国财政部长也频频吹风,表示希望与中国展开“建设性对话”。这种前脚还在处处找事,后脚又要求帮忙的姿态,恰恰暴露了美国在对华博弈中的窘境——他们既想全面施压,又发现自己离不开中国的市场与合作。 中国的反制,远不止于金融领域的“重拳”。面对美国计划在10月14日生效的、针对中国建造船舶征收额外港口费用的歧视性政策,中国迅速反应,在9月底紧急修订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海运条例》,明确授权政府对任何采取歧视性措施的国家采取对等反制,包括收取特别费用、限制船只进出港口等。 在科技领域,当美国将23家中国半导体企业列入“实体清单”后,中国市场监管总局随即宣布对英伟达公司涉嫌违反反垄断法的行为展开调查,这可能使其面临高达10亿美元的巨额罚款。 这一系列组合拳,精准、有力,清晰地表明了中国的立场:我们不惹事,但绝不怕事。 从阿富汗的强硬表态,到金融市场的悄然布局,再到经贸科技领域的精准反制,一套清晰的应对策略已然成型。 美国试图通过围堵和施压来遏制中国发展的企图,不仅未能如愿,反而因为自身的内耗和战略误判,陷入了“偷鸡不成蚀把米”的尴尬境地。 当特朗普政府还在为如何“让中国不如意”而绞尽脑汁时,世界格局的演变,或许已经给出了它自己的答案。

0 阅读:0
士气沉沉

士气沉沉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