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得不说,高志凯教授确实是厉害,他建议台湾统一后,要对2300万台湾同胞进行溯源

阿智通鉴 2025-10-09 10:52:48

不得不说,高志凯教授确实是厉害,他建议台湾统一后,要对2300万台湾同胞进行溯源,一直追溯到1945年。每一个人都不能落,必须把他的祖先追溯到1945年。   高志凯教授提出的这个建议,其实是把台湾历史的“病根”找准了——毕竟台湾那半个世纪的日本殖民史,可不是轻飘飘一句“过去的事”就能翻篇的。   很多人可能没细想,1895年到1945年这五十年里,日本在台湾搞的“皇民化运动”有多狠,不光让台湾人改日本名字、学日语,还刻意切断他们和大陆的历史联系,连族谱都敢动手脚,就是想把台湾从中国的根上“掰”出去。   这种历史扭曲留下的后遗症,到现在还没完全好,有些台湾同胞对自己的身份认知糊里糊涂,甚至被别有用心的人带偏,觉得“台湾和大陆没关系”,这其实就是殖民历史留下的糊涂账没算清。   而追溯到1945年这个时间点,本身就很有讲究——1945年是台湾从日本殖民统治下回归中国的年份,是法理和历史上都板上钉钉的“回家日”。   从这个时间点往回找,就是要帮每一个台湾同胞理清:自己的祖先到底是从哪里来的?是明清时期从福建、广东迁到台湾的垦民,还是世世代代生活在台湾的原住民?不管是哪一种,根都在中国的土地上。   比如很多台湾家庭里还藏着老族谱,上面写着“祖籍漳州”“祖籍梅州”,一追溯就能和大陆的宗亲连上;就算是原住民,他们的祖先早在几千年前就和大陆的先民有交流,文化、血缘上从来都是中华民族的一部分,这些都不是日本殖民几十年能抹掉的。   更重要的是,这种溯源不是要“翻旧账”找谁说事,而是要帮大家把被扭曲的历史掰正。过去日本殖民的时候,为了让台湾人“认日本当爹”,故意淡化甚至篡改台湾和大陆的联系,比如课本里不讲郑成功收复台湾,不讲清朝对台湾的治理,反而满篇都是日本的“恩惠”,这种教育骗了一代又一代人。   现在很多台湾老人可能还记得小时候被逼着说日语、穿和服,甚至连祭祀祖先都要按日本的规矩来,可他们心里其实也清楚,自己的根不是日本。溯源就是要把这些模糊的记忆和真实的历史对上,让大家明白:那些年的“皇民化”是被强迫的,不是本来的样子,我们真正的身份是中国人,我们的历史是和大陆连在一起的。   而且为什么说“每一个人都不能落”?因为台湾的2300万同胞,不管是住在台北的、高雄的,还是台东的原住民,每一个人都是中华民族大家庭的一员,谁都不能在历史的追溯里被漏掉。   有些台湾年轻人可能从小听多了“台独”的歪理,觉得“我生在台湾就是台湾人,和大陆没关系”,可一追溯祖先就会发现,爷爷辈可能就是从福建迁过去的,甚至家里还保留着大陆的老物件。   这种实实在在的血缘和历史联系,比任何歪理都有说服力。只有让每一个人都找到自己的历史坐标,知道自己的根在哪里,才能真正打破“台独”编造的“历史谎言”,不会再被人忽悠着认不清自己的身份。   说穿了,高志凯教授的这个建议,本质上是在做“人心归位”的工作。统一不只是领土上的合在一起,更重要的是人心上的认同——得让台湾同胞打心底里觉得“我是中国人,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   而要做到这一点,就得先把历史的账算明白,把殖民时期被切断的根再接回来。毕竟历史不会骗人,祖先的脉络不会骗人,当每一个台湾同胞都能清楚地说出“我的祖先是从大陆来的”“1945年我家才真正回到中国”,那种发自内心的身份认同,才是两岸真正融合的基础。要是连自己的根在哪里都搞不清楚,谈认同、谈融合就成了空话。   所以说,这个溯源的建议,不是什么“麻烦事”,反而是帮台湾同胞找回自己的“历史身份证”。那些被日本殖民扭曲的记忆,那些被“台独”搅乱的认知,都能通过追溯祖先的脉络一点点理清楚。   等到每一个人都明白,自己的过去和大陆紧紧绑在一起,1945年的回归不是“开始”,而是“回家”,那么两岸之间的隔阂自然会慢慢消弭,统一也就成了水到渠成的事——毕竟一家人,先认回自己的根,才能真正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

0 阅读:1

猜你喜欢

阿智通鉴

阿智通鉴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