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 欧洲议会以518:96票通过决议! 10月8日,欧洲议会刚通过了一

红楼背疏影 2025-10-09 11:11:28

最新消息! 欧洲议会以518:96票通过决议! 10月8日,欧洲议会刚通过了一项大动作,518票赞成、96票反对、24票弃权,允许欧盟随时暂停甚至永久取消一些国家的免签待遇。 赞成票高达83%的压倒性优势,反映欧盟战略转向的高度共识。但细看反对票来源——96票中68票来自极右翼党派,他们嫌条款不够强硬;24票弃权者多为左翼,担忧人道主义影响。这种光谱分布,显示欧盟内部在"安全至上"原则上已形成新共识。 更关键的是立法速度:该议案从提案到通过仅用5个月,相比通常需2年的欧盟立法程序,堪称"紧急通道"。这种效率,体现事态的紧迫性认知。 新规首次明确将"混合威胁"纳入暂停免签条件,这包括网络攻击、能源胁迫、难民武器化等非传统安全威胁。比如若某国被认定"故意放任难民涌向欧盟边境",48小时内即可启动免签暂停程序。 更厉害的是追溯效力。新规附件列出2015年难民危机以来的12起"混合攻击"案例,为后续决策提供法理先例。这种"历史清算"式立法,使政策工具具备威慑力。 虽然条文未点名,但所有标准都指向俄罗斯:该国公民2024年持申根签证入境达1200万人次,且多国报告有"系统性签证滥用"。更敏感的是,俄私营军事公司瓦格纳成员多次持旅游签证进入巴尔干地区。 欧盟对外行动署的内部评估显示,若对俄暂停免签,可减少70%的潜在安全风险。但经济代价也巨大——俄罗斯游客每年在欧盟消费180亿欧元,这种"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的算计,反映安全考量的优先级提升。 欧盟对乌克兰的免签政策本属"特殊优待",但新规赋予监管权力。数据显示,2024年50万乌克兰适龄男性持免签进入欧盟,其中约30%未按期返回,削弱乌军动员能力。这种意外后果,促使欧盟收紧管控。 条文隐藏能源条款:若某国"操纵能源供应胁迫欧盟",可触发免签审查。这明显针对俄罗斯的天然气武器化历史。但巧妙的是,同时豁免"能源技术专业人员"签证,确保北溪管道维护等关键业务不受影响。 这种精细区分,显示欧盟在学习中美博弈经验——美国对华芯片管制中的"人才绿灯"政策,被证明比全面封锁更有效。 欧盟正在测试"数字签证"系统:通过区块链技术记录入境者全轨迹,智能合约自动触发逾期滞留处罚。这套系统与"欧洲旅行授权信息系统(ETIAS)"联动,形成数字边境闭环。 特别是与金融系统的整合:若签证违规,可能冻结其在欧盟银行账户,这种跨界制裁能力,使签证成为金融战的新工具。 印度、巴西等新兴大国已表达关切,印度外交部的声明直言"签证政策不应工具化",巴西总统卢拉警告"这将破坏多边主义"。这些反应,可能影响欧盟与全球南方的合作。 更实际的是报复风险,若欧盟暂停某国免签,对方可能采取对等行动。目前欧盟公民享受165国免签,这种特权若遭系统性反制,将重创欧盟软实力。 中方未直接评论,但加速推进"一带一路"签证便利化。2025年已与14国签署互免签证协定,形成与欧盟并行的流动体系。这种"替代性安排",削弱欧盟签证武器的效力。 更聪明的是技术突围,中国开发的"国际旅行健康码"系统,被东盟采纳为区域标准。这种标准竞争,是更深层次的规则博弈。 美国政府表态"理解欧盟安全关切",但拒绝公开支持。背后原因是美国正推动自身签证改革,担心欧盟先例被拉美国家效仿。更关键的是,美国需要保持签证政策灵活性以应对中美竞争。 这种"口头支持实则保留"的态度,反映美欧在移民政策上的根本分歧:美国仍坚持移民是国家主权,欧盟则开创了超国家管控模式。 为支撑新规实施,欧盟各国情报机构将建立"签证风险共享平台"。德国联邦情报局、法国对外安全总局、西班牙国家情报中心的数据将实时同步。 特别敏感的是与五眼联盟的合作:欧盟将获得美国恐怖分子筛查数据库的查询权,作为交换向美方开放申根信息系统。这种西方情报一体化,对中俄构成新挑战。 2026年1月新规生效后,首批审查对象可能是白俄罗斯、土耳其和埃及。选择标准兼顾安全风险与政治可行性,避免过早触碰俄罗斯等硬骨头。 更关键的是执法尺度。若欧盟对轻微违规就祭出暂停手段,可能引发系统性对抗;若过于谨慎,则新规形同虚设。这种平衡艺术,考验欧盟战略定力。 欧盟签证新政的深远意义在于:它将传统上属于民事管理范畴的边境管控,升级为可与经济制裁、军事威慑并列的战略级工具。当签证印章具备与巡航导弹同等的威慑力时,国际博弈的规则正在被改写。 欧盟用518张赞成票宣告,未来地缘博弈不仅是战舰与导弹的对抗,更是签证政策、边境管控、人口流动数据的隐形战争。在这种新型冲突中,最强大的武器或许不再是航母,而是那道看不见的电子边境线。 信息来源:欧洲议会通过决议 允许暂停或永久中止部分国家免签待遇 财联社2025-10-08 00:30

0 阅读:160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