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返程高速“堵哭”新能源车:1400万辆车挤爆服务区,充电3小时成常态 国

国剑 2025-10-09 13:07:37

国庆返程高速“堵哭”新能源车:1400万辆车挤爆服务区,充电3小时成常态 国庆假期收尾,全国高速返程高峰上演的“堵局”中,新能源车车主的遭遇格外扎眼——本想错峰赶路,却在服务区陷入“充电困境”,排队3小时、续航只剩50公里的焦虑,成了不少人的返程记忆。 高德数据给出的一组数字,揭开了这场拥堵的核心:国庆期间全国高速新能源车流量达1400万辆,占总车流比重攀升至20% 。这意味着每5辆行驶在高速上的车里,就有1辆是新能源车,而服务区的充电桩数量,显然没跟上新能源车激增的脚步。充电高峰与车流高峰“撞车”,直接导致部分服务区出现“充电桩前排起百米长队,车主拎着充电枪等空位”的场景,有人甚至为抢充电桩发生争执,原本的返程路变成了漫长的等待。 深究背后原因,“集体理性陷阱”是绕不开的关键。尽管交通部门提前预警返程高峰,也建议新能源车车主错峰充电,但多数人抱着“早走早通畅”的想法扎堆出行,最终反而让拥堵加剧。除此之外,服务区充电桩规划的“滞后性”也很明显:部分老服务区充电桩数量不足10个,且多为慢充桩;新服务区虽有扩容,但布局分散,车主找桩也要花不少时间。更有车主吐槽,有些充电桩看似显示“空闲”,实际已故障停用,进一步压缩了充电资源。 这场“充电难”风波,不仅让新能源车车主叫苦,更给行业敲了警钟。随着新能源车保有量持续增长,假期出行的“充电焦虑”或许会成为常态。对车主来说,提前通过导航APP查询充电桩实时状态、避开午后和傍晚的充电高峰,能减少不少麻烦;对相关部门而言,加快服务区充电桩扩容、推广“换电模式”“移动充电车”等补充方案,才是破解难题的关键。 下次假期出行,你会选择开新能源车吗?

0 阅读: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