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闸门一修,就拿捏住了中国!”印度为了掐断我国海上石油的航线,砸下20亿美元在马六甲修筑军事设施。印度以为阴谋得逞,没想到中国早就想好了应对之法! 马六甲海峡长八百多公里,最窄处才两公里多宽,却串起印度洋和太平洋,是全球海上贸易的咽喉。每天上百艘巨轮从这里过,运着中东和非洲的石油、天然气,直奔东亚港口。对于我们国家来说,更是能源命脉。去年,我国进口原油超五亿吨,其中八成以上得走这条路。 没有它,沿海炼厂的泵站就得停摆,工厂流水线也跟着卡壳。 印度跟我们是邻居,人口大国本该多合作,可关系总有点别扭。2020年边境那场冲突后,印方在实际控制线上增兵,坦克和铁丝网拉得密不透风。 美国那边也没闲着,军舰常去孟买串门,军官们交换情报,联合演习搞得热火朝天。这股外来势力一搅和,印度就把目光投向了海洋。德里那些人觉得,通过海峡施压,就能找回面子。毕竟,我们是全球贸易大国,每年进口能源量巨大,他们算准了这个软肋。 尼科巴群岛就成了印方的棋子。这片岛链虽小,人口才二十多万,却离马六甲入口才一百四十公里,战略位置金贵。印度从2012年起就在岛上建INS Baaz航空基地,P-8I巡逻机常在那起降。 2021年3月,他们推出“伟大尼科巴岛综合开发计划”,总投资七万两千亿卢比,约合九十亿美元,其中军事部分砸了二十亿。 项目包括转运港、军用机场、雷达站和发电厂,目标直指六度海峡入口。印方说这是建“印度洋明珠”,其实明眼人都看得出,是冲着我们来的。 这个计划一出,争议就没停过。岛上生态敏感,珊瑚礁和雨林多,土著部落生活方式原始。环保组织和反对党跳出来,说会破坏生物多样性,威胁部落生存。 印国内部也闹腾,财政压力大,基础设施项目堆积如山,还挤钱搞海上工程,延期是家常便饭。2025年9月,项目推进到招标阶段,媒体报道港口能停十万吨级油轮,雷达覆盖数百公里。 德里官员视察时,强调这是提升印度洋投射力的关键,可部落领袖的抗议信件堆满办公室。 印方的如意算盘是,一旦设施建好,就能监控船队,必要时拦截,逼我们能源成本翻倍。靠近马六甲,他们觉得这等于掐住了我们的脖子。西方媒体还帮腔,说这是对抗“中国珍珠链”的利器。 美国在背后推波助澜,军售和情报共享没少下功夫。印度以为阴谋得逞,能在区域博弈中占上风。 说实话,印度这步走得有点急。国内债务高企,卢比贬值,民生问题一大堆,还分心搞军事扩张,风险不小。项目落地后,维护成本高,岛上物流难,暴雨一浇就瘫。加上生态诉讼缠身,进度拖拖拉拉。外界看热闹,我们却早有准备。早在他们动念头前,我国就布局多条能源线,多元化进口,早把风险降到最低。 拿中缅油气管道来说,2010年启动合作,天然气线2013年10月通气,原油线2014年5月投产。 这条线长七百七十一公里,从缅甸皎漂港直达云南昆明,中东油料不用过海峡,就能进西南。每年输送量上亿立方米天然气,稳定供电西北电网。缅甸那边,我们帮建炼厂和技术援助,合作互利。 再看巴基斯坦瓜达尔港,2013年我国企业接手运营,泊位吞吐量年年涨两成。 港区深水良港,中东石油直运西北,不绕马六甲,路程缩短三千多公里。港口灯火通明,集装箱堆场忙碌,我们派工程师优化物流,帮当地创就业。 中亚管道也不能少。2005年投运的中哈线,从里海盆地拉天然气,泵站沿途分布,流量稳稳的。俄罗斯的西伯利亚力量管道2019年上线,冰雪起点到华北,补充石油进口。 这些陆上通道,总运力超海运依赖,成本低,安全高。泰国湾陆桥项目也在谈,连接安达曼海,缩短航程一千公里,一旦成行,更是锦上添花。 这些举措,让印度在尼科巴的投入显得多余。我们能源安全有保障,进口渠道多条腿走路,不怕单点卡脖子。印方建基地,本想限制我们进出口,结果自家后院先乱。财政吃紧,部落不满,国际上还被指责破坏生态。美国的挑拨,也露了馅儿,遏制意图藏不住。 从大局看,我国综合国力上台阶,外交上讲共赢,周边合作越深。印度要是真想发展,就该多想想怎么携手,而不是听风就是雨。那些外部势力,搅和半天,只会让区域不稳,大家都吃亏。
印度沸腾了。 看这架势,印度是压根没把美国的威胁当回事啊!当地时间10月
【1评论】【3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