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加拿大空军在东海上空执行追踪朝鲜船只任务时,遭到了中国空军苏-30和歼-1

繁梦间 2025-10-09 16:04:40

近日,加拿大空军在东海上空执行追踪朝鲜船只任务时,遭到了中国空军苏-30和歼-16战机伴飞监视,中国空军的战机都挂载了实弹。 最近在东海国际空域发生的一幕,可不是简单的“你来我往”,更像是一场精心编排的空中对话,只不过沟通的语言是战斗机的挂载和飞行姿态,事件主角之一是加拿大的CP-140侦察机,另一方则是中国空军的苏-30MKK与歼-16。 故事发生在10月6日,一架从日本嘉手纳基地起飞的加拿大CP-140,宣称是在执行对朝鲜的制裁追踪任务,但这架基于上世纪80年代美国P-3平台的老将,很快就迎来了不速之客。 先是苏-30MKK战斗机前来伴飞,持续了大约半小时,这像是开胃菜,真正的主角数小时后才登场,一架歼-16呼啸而至,直接把紧张气氛拉满。这次拦截的强度,和以往完全不在一个级别。 还记得2023年10月那次吗?当时是中国的歼-10S拦截了CP-140,用的是发射照明弹的方式,警告意味很浓,但这次歼-16亮出的“沟通”方式要直接得多,机翼下挂着两枚霹雳-15中远程空空导弹和两枚霹雳-10近距格斗弹,这是标准的空优作战配置,简直就是明牌告诉你:我不是来警告的,我是来展示实力的。 更有意思的细节是,这架双座的歼-16,后座是空的,这可不是缺飞行员,很可能是为了减重,让这架重型战机在机动性和续航上发挥到极致,面对一架大型侦察机,这样的任务配置显得游刃有余,充满了战术上的从容。 这场空中对峙,本质上是技术代差的碾压,歼-16作为4.5代战机,装备了先进的氮化镓雷达和数据链,具备“先敌发现、先敌锁定”的能力。而它面对的CP-140,其技术基础还停留在几十年前。 这意味着当中方飞行员将距离压缩到仅有60米时,加方飞行员感受到巨大压力的同时,中方其实始终掌握着信息主动权,这种近距离压迫,是建立在绝对技术自信之上的。 霹雳-15导弹的威慑力更是关键,这款导弹曾在印巴冲突中证明过自己,射程极远,它的存在等于重新定义了“安全距离”,即便CP-140自认为在国际空域,也始终处于歼-16的有效打击半径内,这让所谓的“航行自由”显得异常脆弱。 这次行动也绝非单打独斗,苏-30MKK先期监视,歼-16后续强硬拦截,这种“新老搭配”的战术组合,清晰地展示了中国空军体系化作战能力的成熟,它表明,俄制装备早已被深度整合进国产装备为主导的作战体系中,形成了独特的战斗力。 这起事件与其说是一次摩擦,不如说是一次精准的信号传递,它践行了中国“防空识别区”的规则,也让那些企图在中国周边进行军事投机的域外国家,不得不重新评估其行动的成本与风险,随着歼-20、预警机等更多先进装备的完善,这种成本只会越来越高。 以上信息来源于 观察者网 遭歼-16驱离后,某外国隐身战机再未现身中国近海!

0 阅读:71

猜你喜欢

繁梦间

繁梦间

不被定义,庆幸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