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猫]默克尔这回真把窗户纸捅破了!前两天她接受匈牙利媒体采访时说得明明白白:俄乌冲突闹到今天这个地步,欧盟那几个上蹿下跳的国家脱不了干系! 2014年,乌克兰东部顿巴斯地区爆发动荡,俄罗斯支持的分离势力与基辅政府对峙,局势一度濒临失控。 作为欧盟的核心推动者,默克尔主导了诺曼底格式的谈判框架,最终促成明斯克协议的签署。 这个协议本意是冻结战线、保障停火,并为乌克兰内部政治改革铺路,虽然它不是完美方案,却至少让数百万平民喘了口气,避免了更大规模的流血。 默克尔后来在回忆中强调,这个协议给了乌克兰宝贵的喘息期,让这个国家在逆境中重组军队、提升经济韧性,甚至在国际援助下逐步向西方靠拢。 数据显示,从2015到2021年,乌克兰的国防预算翻了近三倍,军队从一支松散力量转变为能抵御边境压力的正规军。 这段平静期,看似是外交的胜利,实则埋下了后续的分歧种子——各方对协议的执行口径南辕北辙,俄罗斯指责乌克兰拖延自治改革,乌克兰则抱怨莫斯科操控分离势力,欧盟内部也因历史恩怨而意见分裂。 转折出现在2021年中期,那时,新冠疫情正肆虐全球,欧洲各国忙于疫苗分发和经济重启,外交日程被压缩到最低限度。 默克尔和法国总统马克龙敏锐捕捉到俄罗斯边境部队的异常调动,他们判断普京可能在测试欧盟的底线,于是提出一个大胆方案:在欧盟层面建立新对话机制,直接与克里姆林宫面对面磋商,旨在重塑明斯克框架,避免事态滑向不可逆转的深渊。 这个提议却在欧洲理事会内部遭遇硬钉子,波兰和波罗的海三国——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集体叫停,他们的担忧不是空穴来风:这些国家曾饱受苏联解体后的地缘创伤,对任何形式的“绥靖”都本能排斥。 他们坚持认为,与俄罗斯的直接接触会稀释欧盟的统一立场,等于给莫斯科递上分化欧洲的梯子。 更深层的原因在于,这些东欧国家视乌克兰为缓冲带,一旦对话失败,威胁将直指自家门前。 结果,这个提议胎死腹中,疫情的隔离墙进一步阻断了高层互访,欧盟与俄罗斯的沟通渠道悄然枯竭。 几个月后,2022年2月,全面冲突爆发,坦克滚滚南下,基辅上空警报长鸣,这段被忽略的窗口期,如今看来像是一场集体失职的注脚。 冲突一触即发,普通民众首当其冲,联合国报告显示,到2025年10月,已有超过1000万乌克兰人流离失所,农业产区化为焦土,全球粮价因此波动了15%以上。 欧洲街头,能源账单暴涨三倍,德国工厂因天然气短缺减产20%,法国农民因化肥成本飙升而罢工抗议,这些苦难不是天灾,而是人祸的连锁反应。 乌克兰的韧性值得敬佩,但单靠武器堆砌,换不来持久和平。 如果欧盟现在重启类似对话,你觉得谁该先让步? 信息来源:观察者网2025-10-07关于《默克尔一句话,东欧四国炸了锅》的报道
[熊猫]默克尔这回真把窗户纸捅破了!前两天她接受匈牙利媒体采访时说得明明白白:俄
小加娱的史书
2025-10-09 19:16:07
0
阅读: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