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商会对我们非常愤怒!美国商会表示,必须对中国来硬的,不能轻信中国了! 10月8日,美国华尔街日报刊文表示,美国商会9月份整了篇长文,声称中国“系统性地颠覆”了25年前加入世贸组织时的承诺,将市场改革、减少国家干预,全都抛到九霄云外,现在改玩激进的产业政策,还搞强制技术转让。 美国商会这股"愤怒"劲儿,说白了就是借"违约"的幌子掩盖自身的贸易保护诉求。 25年前中国加入世贸组织时承诺的市场改革,不是美国商会嘴里说扔就扔的,事实摆在这里:中国关税总水平从2001年的15.3%降到了现在的7.4%,低于9.8%的入世承诺,更远远低于其他主要新兴经济体。 就拿农产品来说,中国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农产品进口国,2023年光是从美国进口的大豆就有6000多万吨,这要是叫"颠覆承诺",那全球恐怕没几个国家能算"守诺"了。 再说所谓的"激进产业政策",美国商会盯着的"中国制造2025",本质上就是个产业升级规划,跟德国的"工业4.0"、美国的"先进制造业领导力战略"没什么两样,都是各国顺应科技革命的正常举措。 WTO规则从来没禁止过成员国搞产业政策,反而鼓励各国通过合理规划提升产业竞争力,更何况中国的产业政策一直秉持开放态度,要是真搞"激进排他",这些外资企业用脚投票也早跑了。 至于"强制技术转让"这种老调重弹的说法,更是站不住脚。中国专利法第四次修改建立了国际最高标准的惩罚性赔偿制度,2023年知识产权保护社会满意度达到82.04分,比2012年第一次调查时提高了18.35分,外资企业对中国知识产权保护的满意度也涨到了80.55分。 北京、上海这些地方的外资企业座谈会上,多少外企代表都在说中国的知识产权保护环境让他们敢加大投资。 要是真有"强制转让",那2023年全国专利、商标质押融资登记总额怎么会冲到7922.3亿元,同比增长60%?这些数据可不是靠嘴说出来的,是企业真金白银投出来的信任 。 美国商会嚷嚷着要取消对美国大豆和玉米的"报复性关税",这话就更有意思了,中国加征的关税本质是对老美关税的合理反制,说白了,根儿在老美自家政府这儿。 其实美国商会真正焦虑的,是中国产业升级触动了他们的垄断利益。过去几十年,美国靠技术优势在全球产业链中占尽便宜。 现在中国在5G、新能源、高端制造等领域赶上来了,他们就急着用"国家安全"当借口搞技术封锁,从限制华为到打压中芯国际,再到出台芯片法案搞排他性投资限制,这些做法才是真的"系统性颠覆"全球产业链秩序。 中国从来没说过要把美国企业赶出去,2023年中国专利密集型产业增加值突破15万亿元,企业发明专利产业化率超过50%,这些成果都是靠创新得来的,不是靠什么"强制转让"。 看看中国知识产权保护的实际行动:全国已经建成76家国家级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平均处理维权案件周期不到2周,2024年前三季度调解组织受理的知识产权纠纷案件就有9.4万件。 中国的市场开放从来不是美国施压的结果,而是自身发展的需要。从设立21个自由贸易试验区到海南自贸港建设,从取消外资准入负面清单中80%以上的限制到持续缩减外商投资准入特别管理措施,中国一直在用实际行动扩大开放。 2024年国务院印发的《专利转化运用专项行动方案》,更是要把134.9万件高校和科研机构的存量专利盘活,让知识产权在市场上充分流转。这种开放的力度和广度,不是美国商会一篇长文就能否定的。 说到底,美国商会的"愤怒"不过是想维持过去那种不对等的经贸关系,既想占着中国市场的便宜,又不想让中国企业在高端产业分一杯羹。 但时代早就变了,全球产业链已经深度融合,中国是1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最大贸易伙伴,这种体量和地位决定了中美经贸只能是互利共赢,而不是零和博弈。 美国商会要是真为企业利益着想,就该劝美国政府放弃贸易保护那套,回到WTO框架下解决分歧,而不是在这里喊着"来硬的"——毕竟真要是搞对抗,美国农场主的大豆、美国企业的在华市场,损失的可不是中国一家。
美国商会对我们非常愤怒!美国商会表示,必须对中国来硬的,不能轻信中国了! 1
天天纪闻
2025-10-09 21:11:09
0
阅读: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