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克兰明白了,都以为俄罗斯背后站着的是伊朗、朝鲜,谁能想到,真正撑住俄罗斯的,反

烟雨评社 2025-10-09 21:36:47

乌克兰明白了,都以为俄罗斯背后站着的是伊朗、朝鲜,谁能想到,真正撑住俄罗斯的,反而是那个一言不发、一弹未给的中国。 先说说乌克兰之前为啥盯着伊朗和朝鲜。冲突刚开始没多久,俄罗斯战场上就出现了大量伊朗制造的 “见证者 - 136” 自杀式无人机,这些无人机成本低、续航久,专门用来打击乌克兰的电力设施和后勤补给线,一度让乌克兰防不胜防。 当时乌克兰军方多次公开表示 “伊朗的无人机给我们造成了很大麻烦”,西方媒体也跟着炒作 “伊朗是俄罗斯的重要军火供应方”。 后来又有消息说朝鲜可能会向俄罗斯提供炮弹和火箭炮,虽然没找到实锤证据,但乌克兰和西方还是把这两个国家当成了俄罗斯 “军事上的靠山”,甚至针对性地对伊朗、朝鲜出台了更多制裁措施,觉得只要切断这俩的支持,俄罗斯的军事行动就会受影响。 可随着冲突持续,乌克兰慢慢发现不对劲,俄罗斯的战场补给好像没因为对伊朗、朝鲜的关注而断档,反而经济层面的抗压力越来越强,这时候他们才把目光转向了中国。 大家都知道中国一直坚持中立,没给俄罗斯送过任何武器,可在能源、贸易这些非军事领域,中国给俄罗斯的支持,比单纯的军火更 “实在”。就说能源吧,俄罗斯原本是欧洲的主要能源供应国,冲突后欧洲对俄能源制裁,导致俄罗斯的石油、天然气出口一度面临困境。 这时候中国站了出来,不仅增加了从俄罗斯进口石油的量,还和俄罗斯签了长期天然气供应协议,2023 年中国从俄进口石油同比增加了 15%,天然气进口量更是翻了一倍多,而且双方还改用人民币和卢布结算,避开了美元的限制。 这些能源出口带来的收入,成了俄罗斯支撑战争和稳定国内经济的重要 “现金流”,要是没有中国这个大买家,俄罗斯的能源收入早就大幅缩水了。 除了能源,中俄之间的贸易合作也在帮俄罗斯扛过西方制裁。西方对俄罗斯实施了多轮制裁,禁止本国企业和俄罗斯做买卖,还冻结了俄罗斯的海外资产,试图让俄罗斯 “融入不了全球经济”。 可中国和俄罗斯的双边贸易额却在逐年上涨,2024 年已经突破了 2400 亿美元,比冲突前增长了近 40%。俄罗斯需要的汽车、电子产品、工业设备,很多都是从中国进口的。 而俄罗斯出口到中国的除了能源,还有矿产、农产品这些,比如俄罗斯的小麦、大豆,通过中俄边境的口岸源源不断地运到中国,既解决了俄罗斯农产品出口的难题,也让俄罗斯赚到了不少外汇。 更关键的是,中国的支付系统和物流网络,帮俄罗斯避开了西方的金融封锁,俄罗斯企业用人民币在上海合作组织的框架下做贸易,通过中欧班列运输货物,完全不受西方制裁的影响,这让俄罗斯的经济没像西方预想的那样 “崩溃”。 还有粮食安全这块,也能看出中国对俄罗斯的支撑。俄罗斯是全球主要的粮食出口国,冲突后乌克兰曾试图封锁黑海港口,阻止俄罗斯粮食出口,西方也想通过 “粮食制裁” 给俄罗斯施压。 可中国不仅大量进口俄罗斯的小麦、玉米,还和俄罗斯合作在远东地区开发耕地,帮助俄罗斯提高粮食产量和仓储能力。 2024 年中国从俄罗斯进口的粮食超过了 1200 万吨,占俄罗斯粮食出口总量的 20%,这不仅让俄罗斯的粮食有了稳定销路,还让俄罗斯能通过粮食出口反过来影响全球粮价,增强自己的国际话语权。 乌克兰后来发现,就算黑海港口偶尔被封锁,俄罗斯的粮食出口也没受太大影响,查来查去才发现,中国在背后成了俄罗斯粮食出口的 “稳定器”。 乌克兰现在终于明白,伊朗、朝鲜给的那些武器,顶多是 “战术层面” 的帮助,而中国给俄罗斯的,是 “战略层面” 的支撑,通过能源、贸易、粮食这些领域的合作,帮俄罗斯稳住了经济基本盘,让俄罗斯有底气打长期仗。 而且中国的中立立场也很关键,既不向任何一方提供武器,也不参与西方对俄制裁,这种 “不站队” 反而让俄罗斯能在复杂的国际环境里找到一个稳定的合作伙伴。之前乌克兰还寄希望于西方能通过制裁压垮俄罗斯,现在看清楚中国在其中的作用后,才知道自己之前的判断有多片面。 不过中国一直强调,和俄罗斯的合作都是基于国际法和市场原则,不针对第三方,也不涉及军事领域。就算乌克兰看明白了这一点,也没办法改变中俄之间的正常合作,毕竟这些合作既合规又互利,西方也没理由指责。 最终,能持续的合作不会是靠炮弹、靠的操控,而是靠那份彼此互惠互利。中国支持俄罗斯的“智慧”在哪里?不是嘴皮子说说而已,而是在用行动证明:不结盟,不对抗,但正常的经济合作,咱们照做不误。 现在乌克兰只能调整自己的策略,不再只盯着伊朗、朝鲜,而是更多地关注中俄之间的经济互动,试图找到应对俄罗斯经济韧性的办法,但从目前来看,这显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0 阅读:22
烟雨评社

烟雨评社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