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冰上舰队”已“战略绕过”马六甲,2万集装箱货轮,18天直插欧洲,这不是一条

萧兹探秘说 2025-10-09 22:23:27

中国“冰上舰队”已“战略绕过”马六甲,2万集装箱货轮,18天直插欧洲,这不是一条新航线,这是一次,对旧世界“海上收费站”的“降维打击”。   今年9月,中国正式开通了中欧北极集装箱快航线,中远海运的2万标准箱货轮从宁波舟山港出发,只用18天就开到了欧洲英国的港口。   要知道,以前从亚洲到欧洲得走马六甲海峡、苏伊士运河,最快也要35天以上,现在直接把航程时间砍了一半还多。   对做外贸生意的人来说,这节省的时间太关键了,货物能更快到客户手里,资金周转也快了,应对市场变化更灵活。   这条新航线能走通,一方面是全球气候变暖让北极冰盖融化,北极理事会数据显示,北极夏季能通航的时间从10年前的2个月延长到了5个月,足够大量商船通行;另一方面是中国早就布局了“冰上丝绸之路”,交通运输部把北极航道纳入了国家海运规划,还花了不少钱研发冰区专用货轮、勘探航道,现在已经能全年运营冰级船了。   而且这条航线不光快,碳排放还少,单程能比传统航线减少50%的碳排放,既环保又符合现在的绿色贸易趋势。   这对新加坡港来说可不是个好消息。要知道新加坡港80%的生意都靠马六甲海峡,每天有超过2000艘大船从这条最窄处只有2.8公里的水道经过,全球近四成的海运能源都要走这。   过去几十年新加坡靠着收港口费、提供服务赚得盆满钵满,2024年它的集装箱吞吐量虽然还达到了4112万标准箱,但对比之前的增长趋势,传统航线的优势已经在慢慢减弱。   毕竟北极航道一开通,不少原本走马六甲的货船都转道了,这对依赖单一航道的新加坡港来说,确实是个不小的挑战。   更重要的是,北极航道不光快,还更省心省钱。传统航线要担心马六甲海峡的海盗、苏伊士运河的通航限制,而北极航道沿线有俄罗斯等国保障安全,航道又宽又深,超大型货轮能轻松通过。   中国船舶工业集团算过一笔账,走北极航道的综合成本比传统航线低15%-20%,对那些运电子产品、汽车配件这些赶时间的高价值货物来说,这点成本优势太有吸引力了。   就像之前波兰封关导致中欧班列滞留,北极航线一开通,马上就成了新的物流备选,这就是多一条航线的好处。   新加坡港当然不会坐以待毙,最近已经宣布投资20亿新元扩建港口,但北极航道是大自然给的机遇,这种地理优势可不是单靠扩建港口就能比的。   事实上,我们推动北极航道开发,不是故意要抢新加坡的生意,而是给全球贸易多一个选择。毕竟全球贸易不该只依赖一两条航道,多一条通道就多一份保障,这正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意思——大家一起把蛋糕做大,而不是互相争抢。   未来随着北极航道通航条件越来越好,说不定会有更多国家受益于这条“冰上丝绸之路”。

0 阅读:27
萧兹探秘说

萧兹探秘说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