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克兰前外长痛定思痛,为乌克兰想了两条出路:一、“断臂求生”,对俄罗斯占领的领土

运赛过去 2025-10-09 22:35:05

乌克兰前外长痛定思痛,为乌克兰想了两条出路:一、“断臂求生”,对俄罗斯占领的领土认了,乌克兰想要打赢俄罗斯夺回失地根本不可能,不如舔干伤口,今后就好好过日子吧。二、不服气继续跟俄罗斯打下去,这代人打不赢,下一代接着打,跟俄罗斯死磕到底,给自己留点念想,万一能打败俄罗斯,领土不就又拿回来了。 库列巴这几年亲身经历了乌克兰从和平到战火的转变,2025年夏天他接受采访的时候,直言不讳地聊起战争的出路。说白了,他觉得乌克兰这仗打到现在,短期内全盘收复失地不太现实,得面对实际,规划长远。他画了两个路径,都基于一个前提:乌克兰得活下来,得更强壮,得重回西方阵营,从历史上被“偷走”的西方世界回归,但部分领土暂时拿不回来,而且法律上绝不承认那些损失。底线是1991年苏联解体时的边界,这条红线不能动。他也点明,社会上没人真想追“大乌克兰”那种老梦,边界伸到俄罗斯波兰白俄罗斯去,那不切实际,政客别在那儿瞎折腾。两个路径一个是现实妥协,一个是长远博弈,都得看精英和老百姓怎么选。 先说第一个路径,库列巴管它叫芬兰或丹麦模式,简单讲就是“断臂求生”。意思是,俄罗斯占的那些地,暂时认了现实,别硬碰硬去抢回来,因为乌克兰现在军力经济都跟俄罗斯差一截,硬拼只会两败俱伤。相反,把精力全扔到手里剩下的地盘上,建一个牛气的国家,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库列巴举了历史例子,丹麦19世纪丢了石勒苏益格和荷尔斯泰因,那块地挨着普鲁士,面积不小,本来是丹麦的心头肉。可丹麦人咬牙接受了现实,转头就把哥本哈根港搞得热火朝天,投资教育贸易,渔民卸货的码头天天忙活,经济蹭蹭往上窜,成了北欧福利高地。芬兰二战时候更惨,对苏联打输了,丢了部分领土,卡累利阿地峡什么的,本来是战略要地。可芬兰也没死磕到底,说行吧,我们就守着剩下的地,专注工业和中立政策,赫尔辛基工厂林立,工人们组装机器,很快就站稳脚跟,成了科技强国。库列巴强调,他不是推这个路子,但历史证明这能行。乌克兰要是走这条,基辅的街道上多铺铁轨,黑土田里多播高产品种,学校里教编程,年轻人有工作,老百姓有保障。短期看是咽下苦果,长远是舔干伤口,日子越过越红火。关键是精英得带头,老百姓得买账,不然内部先乱套。 这个路径听起来有点窝囊,但搁在乌克兰现实里,还真有几分道理。俄罗斯军队在东部推进慢吞吞,乌克兰补给线拉得老长,士兵在壕沟里耗着,炮火天天招呼。国际援助呢,美欧喊得响,实际给的武器弹药总觉得不够用。库列巴当部长时候,天天在机场大厅拖箱子,握手交换文件,求爷爷告奶奶要支持。可现在特朗普上台,欧洲选举乱七八糟,援助节奏可能放缓。乌克兰经济呢,GDP缩水,通胀高企,重建得花大钱。要是继续死扛,财政早晚扛不住。走芬兰丹麦路,至少能喘口气,专注内部,吸引投资,建基础设施。想想看,乌克兰有黑土有港口有高科技人才,要是集中火力发展农业IT和能源,几年内就能翻身。历史上那些小国不都这么干的?以色列建国时候地小人少,四面环敌,还不是靠经济军事实力站住脚。乌克兰人口四千万,潜力大着呢。只是,这条路得有魄力承认现实,别让民族情绪搅和,不然老百姓会觉得丢人,精英也下不了台。 再说第二条路径,库列巴比作阿塞拜疆-亚美尼亚模式,翻译成白话就是“不服气,继续死磕”。这代人打不赢?没事儿,下一代接着来,跟俄罗斯耗到底,留条后路,万一有机会就把地盘全拿回来。核心是准备好打持久战,外交上军事实力上都得攒劲儿,等着俄罗斯那边出纰漏。库列巴拿阿塞拜疆举例,那边纳戈尔诺-卡拉巴赫冲突纠缠几十年,亚美尼亚占着高地,乌克兰类似东部顿巴斯克里米亚。阿塞拜疆没急吼吼地全盘反攻,而是闷头练兵,买武器,搞经济,石油钱砸进军工。2020年他们等准时机,坦克群上山,步兵跟进,几个月就把失地抢回来。现在亚美尼亚后悔也晚了。库列巴说,乌克兰比表面强多了,军队韧性足,国际支持广,停火后谁用时间更聪明,谁就赢。乌克兰可以练后备役,外交上到处游说,拉非洲亚洲国家站队,经济上卖粮卖矿攒钱。子孙接力,俄罗斯内部经济制裁压力大,早晚有裂痕,说不定普京后继者软下来,就能外交上要回地。 这条路听起来硬气,但风险也不小。俄罗斯军力大,核武器在手,能源卖给中国印度,制裁咬牙顶着。乌克兰要是选这个,得花几十年,中间老百姓得忍苦日子,年轻人当兵,经济重建搁一边。历史上亚美尼亚那边输了,现在国家小了,影响力弱。乌克兰要是走偏,内部疲劳,援助断档,俄罗斯反倒趁机蚕食更多。可好处是,给人念想,不让国家散架。库列巴点明,停火不是结束,是新开始。谁高效用时间,谁占便宜。乌克兰有西方技术,俄罗斯有资源,但乌克兰年轻化,创新快。想想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纠缠那么久,以色列靠军事实力守住,阿塞拜疆也证明小国能翻盘。库列巴反思,这仗打到现在,根子在历史纠葛,乌克兰从300年前就被俄罗斯帝国拉走,脱离西方轨道,苏联时代更深套牢。

0 阅读:0
运赛过去

运赛过去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