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能拿到和平奖?2025年诺贝尔和平奖的获得者将于10月10日揭晓,今年的和平奖注定会与往年不同,因为出现了一个特别的竞争者:美国总统特朗普 说起诺贝尔和平奖,大家第一反应可能是那些推动世界大事件的家伙,但今年这事儿闹得有点不一样。明天就是10月10日了,挪威诺贝尔委员会要在奥斯陆公布2025年的获奖名单,总共338个候选人,里面244个是个人,94个是组织。这数字听着挺壮观,可真正抢镜的还是特朗普。他被好几个人和国家提名了,这在历史上也不算新鲜事儿,但特朗普自己到处放话,说他“应该拿四五次了”,这就让整个讨论变得特别热闹。问题是,委员会的口味可不是谁声音大谁就行,他们更在意的是那种长久的、实打实的和平贡献,而不是一时风头。咱们一步步聊聊,这奖特朗普到底能不能到手。 先说提名过程吧。诺贝尔和平奖的规则挺严的,提名得在每年1月31日前提交,谁能提名呢?大学教授、国会议员、以前的获奖者,或者一些国际组织啥的。委员会不公开名单,得等50年后才解密,所以现在流传的那些提名消息,都是提名者自己爆出来的。特朗普这次的提名,至少有几个靠谱来源。比如,柬埔寨总理洪马内特在8月份公开信里说他提名了特朗普,理由是特朗普在亚伯拉罕协议上出力不少,那协议让以色列和几个阿拉伯国家建交,算得上中东外交的一大步。纽约州的共和党众议员克劳迪娅·坦尼也站出来了,她12月份说自己提名了特朗普,还捎带上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和前国防部长约阿夫·加兰特,焦点还是亚伯拉罕协议。其他还有阿塞拜疆、卢旺达和柬埔寨政府的提名,这些都是截止前赶上的。 不过,也有些提名是赶不上趟的。比如内塔尼亚胡和巴基斯坦政府,都是2月份以后的事儿,早过了1月31日的死线。特朗普第二任期刚开始没几个月,他就卷土重来,外交上也没闲着。他上任后很快就重启中东议程,推动以色列和哈马斯停火谈判,昨天还宣布第一阶段协议签了,哈马斯同意放人,以色列撤军,这事儿在国际上炸了锅。很多人觉得这能帮他加分,但委员会的审议是基于提名时的记录,新进展顶多影响明年。特朗普自己也爱提这茬,上个月在联合国演讲时说“大家都觉得我该拿”,前几天在弗吉尼亚对一帮将军说不给他是“对美国的侮辱”。这风格挺特朗普的,直来直去,但专家们直摇头,说这反而拉低了他的机会。 为啥说机会小呢?诺贝尔委员会的五位成员,都是挪威议会任命的,通常是退休政客、学者啥的,他们的眼光长着呢。历史数据显示,和平奖更偏好那种低调、持久的努力,比如去年的获奖者是日本的反核组织日比谷团体,他们干了五十年核裁军的事儿。特朗普的风格是交易型外交,亚伯拉罕协议是亮点,但中东整体还乱着,巴以冲突、加沙人道危机都没彻底解决。他上任后,还在乌克兰问题上没啥大突破,俄乌战拖着,泽连斯基那边也提名了特朗普,但更多是客套。专家像挪威的诺贝尔观察员们在PBS采访里说,特朗普的几率“渺茫”,因为委员会讨厌公开炒作,2009年奥巴马上任才九个月就拿奖,就因为他的“无核愿景”和美伊关系改善,但后来阿拉伯之春闹大,ISIS崛起,中东乱成一锅粥,这事儿到现在还被当成讽刺。特朗普的案子类似,短期胜仗有,但长期影响不确定。 再看其他候选人,今年名单里藏龙卧虎。苏丹的紧急响应室是个志愿者团体,在内战里救人,干得特别接地气,很多人押他们拿奖。尤利娅·纳瓦尔尼,纳瓦尔尼的遗孀,继续反普京的活儿,在俄罗斯高压环境下坚持,这故事听着就带劲。泽连斯基也上榜了,乌克兰抵抗俄罗斯入侵两年多,象征性强。还有无国界记者组织CPJ,保护全球记者的权益,现在假新闻横行,这也算当下热点。维基百科上列了些中国、俄罗斯、科索沃和巴勒斯坦的人权活动家,印尼总理安瓦尔·易卜拉欣,前巴基斯坦总理伊姆兰·汗,甚至马斯克都传闻上榜,但这些多是猜测。委员会的审议从2月28日第一会议就开始了,现在进入尾声,他们看重的是国际团结和持久和平,不是谁的政绩单亮眼。 投注市场也反映了这点。Polymarket上,特朗普的赔率从8月的14.5%跌到现在的2.7%,最高也就6%。这说明散户也不看好他。想想看,和平奖的争议从来不少,奥巴马那次就被批“太早”,特朗普如果真拿了,肯定又是一波全球辩论。但话说回来,特朗普的贡献不是零,他第一任期就签了亚伯拉罕协议,避免了伊朗核危机升级,现在第二任又推停火,这在现实政治里算实干。要是委员会真给他,估计得基于这些外交成果,而不是他的喊话。 总的来说,今年和平奖的热闹点就在特朗普这儿,但获奖概率低得像中彩票。委员会的逻辑是,奖不是给政客的锦上添花,而是给那些在夹缝里推动和平的普通人或组织。明天11点奥斯陆时间公布结果,咱们拭目以待。
乌克兰,你惹恼了特朗普!即将公布的诺贝尔和平奖,特朗普志在必得,没料到,就在
【3评论】【2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