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西洋的海面上,有一个与世隔绝的小岛。岛屿面积只有17.12平方公里,但却拥有

星河幻梦绘风华 2025-10-10 00:02:29

在大西洋的海面上,有一个与世隔绝的小岛。岛屿面积只有17.12平方公里,但却拥有一座贯穿全岛的机场。岛上虽只有384人居住,但这里的人都舍不得离开,他们并不向往喧哗的现代生活,只愿意一辈子守着自己的这一亩三分地。 说起这个小岛,它就是葡萄牙亚速尔群岛最西北端的科尔沃岛,名字听起来有点像乌鸦的意思,其实是当地人对这片土地的亲切叫法。岛上总共就一个村子,叫维拉多科尔沃,全岛居民都挤在这里,2023年统计人口才435人左右,早几年还更少点,大概就四百出头。别看地方小,岛上居然有座机场,跑道才800米长,从海边直接铺到内陆高地,飞机落地的时候得特别小心,风一吹就可能晃荡。机场叫科尔沃机场,主要靠从邻岛飞来的小飞机连接外界,一周也就几班,票价不便宜,但对岛民来说,这是他们跟外头世界的唯一桥梁。很多人觉得这岛太偏了,航班延误是家常便饭,可岛上人倒不急,慢慢等呗,反正日子过得稳当。 科尔沃岛的来头不小,1452年葡萄牙航海家迪奥戈·德·泰维和他的哥们儿佛罗雷斯岛一起发现了这地方。那时候亚速尔群岛还是一片火山喷发的荒地,科尔沃是最后冒出来的一个,大概79万年前火山爆发形成的,整个岛就是一座巨大的火山锥,最高点卡尔德拉火山口有779米高,里面有个湖,叫拉格拉湖,湖水清澈见底。岛上地势陡峭,到处是黑色玄武岩,坡道层层叠叠,雨水多,土壤肥沃,养活了这些年头。最早定居是1580年,一小撮葡萄牙人从本土过来,带了些种子和牲畜,慢慢扎根。岛上没啥大事件,顶多是偶尔海盗来袭,那时候居民得靠自卫,修石头墙挡风浪,顺带防外敌。十九世纪中叶,岛上人开始往美国和加拿大跑,找活儿干,人口一度掉到两三百,田地都荒了。但后来又稳住,现在这点人就够了,不多不少。 岛民的生活简单得让人羡慕,又有点儿让人觉得单调。经济全靠农业和畜牧,种玉米、土豆、蔬菜,还有些水果,岛上雨水足,温度年年十四到二十三度之间,不冷不热,不用空调地暖。牛羊养得壮实,奶牛群在坡上吃草,挤奶卖给外岛,肉也自己吃。渔业是另一条腿,海边人开小船出海,捕鱼虾贝,够全村吃。没啥工厂,没污染,空气新鲜,水是从山泉里接的,喝着甜丝丝。交易多是物换物,一篮鸡蛋换袋面粉,现金用得少,手机支付?那玩意儿这儿基本没市场。大家互相认识,帮衬着过日子,社区黏糊得像一家人。岛上有学校,有诊所,有教堂,圣母奇迹教堂建于十八世纪,巴洛克风格,镇上最气派的地方。孩子们上学,课后帮爸妈干农活,长大后多半留岛,不爱折腾。 为什么这些人不走呢?说白了,这岛给了他们安全感和归属。外头世界快节奏,竞争大,房价高,工作压力山大,来这儿就图个清静。岛民多是几代人住这儿,祖坟在岛上,亲戚遍地,搬走等于断根。旅游来了点儿人,岛上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生物圈保护区,鸟类多,火山景观美,吸引些徒步客和观鸟爱好者。游客不多,一年几千人,住客栈,吃本地菜,尝尝玉米面包和奶酪。但岛民不靠这个发财,旅游只是添头,居民还是守着自家地,过自给自足的日子。疫情那会儿,航班停了,游客少,经济晃了晃,但大家勒紧裤腰带,种地捕鱼,很快就稳住,没大乱子。 科尔沃的独特不光是小,还在于它跟现代世界的脱节。机场虽说贯穿全岛,但航班少,岛上车不多,多是步行或骑驴,路窄弯多,开车得慢吞吞。没超市,大件货得从邻岛弗洛雷斯岛运来,船或飞机拉。电是岛上发,风力发电和太阳能试着上,但主力还是柴油机。互联网有,但信号弱,年轻人刷刷手机,看看新闻,工作聊天够用,不像城里人那样离不开。文化上,岛民信天主教,节日多,圣若望节大家聚教堂,唱歌祈祷,吃大餐。音乐是民间调子,带点儿葡萄牙风,晚上酒吧里放放老歌,居民喝本地酒,聊家常。教育水平不低,小学到中学全有,大学得去本土读,但回来的多,带回些新想法,帮岛上改良农法。 从历史看,科尔沃没啥惊天动地的事儿,但小岛的韧性挺强。十七世纪,海盗船常来抢,岛民挖地道藏身,修炮台防卫,那段日子苦,但也练出独立精神。二战时,岛上中立,但盟军飞机偶尔停靠,居民卖点儿补给,换来些物资。五十年代,葡萄牙本土动荡,岛上人照旧过日子,没卷进去。欧盟加入后,资金进来,修路建机场,生活好转,但岛民没变,依旧低调。经济数据上,失业率低,因为活儿虽少但人人有份,平均收入不高,但物价也低,一家一月花销就几百欧元。年轻人流失是问题,有些去里斯本或波士顿打工,但假期总回,带媳妇孩子来看爷爷奶奶。岛议会管事儿,市长是本地人,决策接地气,优先保农业和环境。

0 阅读:358
星河幻梦绘风华

星河幻梦绘风华

关注我,一起看一看人间万千形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