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宣布“以色列和哈马斯已签署我们和平计划的第一阶段协议”、“所有人质将很快获

天天纪闻 2025-10-10 12:45:49

特朗普宣布“以色列和哈马斯已签署我们和平计划的第一阶段协议”、“所有人质将很快获释,以色列将撤军至双方商定的边界线。”   尽管该协议是在特朗普“不签署就毁灭”的霸凌手段下签署的,但依然是个好消息。尤其对吗哈斯来说,更应该掌握灵活的政治斗争手段,比如先实现停火,然后最激烈的矛盾可能会在以色列内部爆发。   先说说停火这步棋有多关键。这些年加沙的人道主义危机早就不是新闻了,医院缺药、难民营挤得像沙丁鱼罐头,连干净的饮用水都成了奢侈品。   现在协议一签,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立马表态欢迎,还强调要“确保人道主义物资立即无阻碍进入加沙”,埃及、卡塔尔这些斡旋方也跟着松了口气。   哈马斯这时候最该做的,就是把停火带来的实际好处牢牢抓在手里。一方面可以借着国际社会对救援物资的关注,进一步巩固自己在加沙的治理合法性——毕竟老百姓要的是能填饱肚子的面包,不是没完没了的口号;   另一方面,人质释放这个环节更是不能含糊,按协议说的“所有人质将很快获释”,这不仅能减少国际社会对哈马斯的负面评价,还能反过来凸显以色列之前扣押行动的不合理性,相当于在舆论战场上赢了一局。   但真正的好戏,其实在以色列那边。协议刚通过,政府内部就炸了锅,极右翼的国家安全部长本-格维尔和财政部长斯莫特里赫直接投了反对票,本-格维尔甚至放狠话“如果哈马斯在加沙的统治没有被瓦解,就推翻内塔尼亚胡政府”。   这俩可不是小角色,他们背后代表的犹太力量党等极右翼政党,一直把“消灭哈马斯”“扩张定居点”当成核心纲领,现在让他们接受“撤军至双方商定的边界线”,简直比割肉还疼。   更有意思的是,这事儿发生在以色列大选的节骨眼上,内塔尼亚胡本来就焦头烂额——利库德集团内部有兰道跳出来跟他争主席位,外面还有前总参谋长沙哈克要组中间党派。   连贝京的儿子都退党搞了个极右新党,口号就是“取消奥斯陆和平协议”。这种时候,停火协议就像一根导火索,瞬间把各党派的矛盾全点燃了。   内塔尼亚胡现在的处境,说是腹背受敌都轻了。极右翼骂他“软弱妥协”,威胁要退出执政联盟;中间派和左翼又嫌协议不够彻底,觉得撤军幅度太小;连国防部长莫迪凯都跟他在巴以问题上意见相左,据说已经打算跳槽去沙哈克的政党。   这种混乱局面,哈马斯完全可以坐收渔利。比如以色列要是拖延撤军,哈马斯就可以拿着协议去联合国告状,让古特雷斯那些“敦促全面遵守协议”的表态变成实际压力;   要是内塔尼亚胡为了稳住极右翼撕毁协议,那国际社会的谴责声肯定会淹没以色列,之前欧洲国家已经在抵制以色列农产品和文化交流了,再这么折腾,只会把自己逼到更孤立的境地。   而且以色列民众的耐心早就快耗尽了。打了这么久的仗,经济下滑、士兵伤亡,老百姓要的是安稳日子,不是没完没了的冲突。之前就有媒体报道,以色列国内反对战争的抗议越来越多,只是没被主流媒体大肆报道而已。   现在协议带来了停火的希望,如果内塔尼亚胡因为党派斗争搞砸了这一切,民众的怒火很可能会直接把他拉下马。   哈马斯要做的,就是安安静静当这个“局外人”,时不时通过第三方斡旋方提醒一下国际社会“以色列又在拖延履行协议”,剩下的就看以色列各党派自己互相拆台。   当然,哈马斯也不能掉以轻心。特朗普的“霸凌手段”毕竟是把双刃剑,虽然暂时压服了以色列,但美国国内对特朗普的外交政策争议很大,万一后续美国态度变卦,协议的约束力就会打折扣。   所以哈马斯得抓紧时间,一方面跟埃及、卡塔尔这些阿拉伯国家搞好关系,争取更多的外交支持;另一方面,要利用停火期赶紧恢复加沙的基础设施,让老百姓真正感受到和平的好处,这样不管以色列内部怎么闹,哈马斯在加沙的根基只会越来越稳。   说到底,这份协议之所以是“好消息”,不在于特朗普的施压有多厉害,而在于它恰好戳中了以色列内部的政治死穴。   哈马斯只要保持住现在的灵活姿态,先把停火的成果巩固好,再顺着以色列的内部分裂慢慢推进,就能在不付出额外代价的情况下,为巴勒斯坦争取更多权益。   毕竟对巴以问题来说,打了这么多年,谁都明白军事手段解决不了问题,政治博弈才是长久之计。哈马斯这一步“以停火换空间,以空间等时机”的棋,走得确实够聪明,也为之后的谈判埋下了重要的伏笔。

0 阅读:0
天天纪闻

天天纪闻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