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又傻眼了,涉及美台军售,我们又出手了!10月9日,商务部当天在官网发布公告,依据相关法规,商务部决定将反无人机技术公司、TechInsights公司及其分支机构等23个外国实体列入不可靠清单。 这23家实体里,有直接向台湾卖武器的军工企业,也有打着“技术合作”旗号参与台湾军用无人机研发的公司,还有专门抹黑中国科技企业的研究机构和国际论坛。它们的共同点是,都在不同层面支持或助长“台独”势力的军事野心。 中国明确划下红线:谁敢插手台湾问题,谁就要付出代价。这次出手不是无的放矢,而是精准打击。 这些公司中,有的曾在美国商务部组织的代表团中高调访问台湾,美其名曰“促进印太安全合作”,实则推销反无人机系统和巡飞弹技术。 反无人机技术公司号称能用人工智能识别和干扰无人机,迪杰恩技术公司主打反无人机解决方案,伊比鲁斯公司则推出“反蜂群”电子战系统。 它们的技术被台湾方面视为构建“不对称战力”的关键拼图,企图复制俄乌战场上的无人机对抗模式。 更值得注意的是,宇航环境公司不仅向台湾出售了价值六千万美元的“弹簧刀”巡飞弹,还与台湾“中山科学院”签了合作备忘录,搞起了所谓“联合研发”。 这种从卖装备到共建产业链的做法,已经越过了单纯的军售范畴,直接挑战中国的主权底线。 中方的反制措施非常清晰:这些实体将被禁止与中国进行任何进出口活动,不得在中国新增投资,国内组织和个人也被禁止与它们交易或合作,尤其不能向其提供数据和敏感信息。 这意味着,这些公司一旦被列清单,就基本失去了中国市场。而这个市场,恰恰是全球无人机产业链中无法绕开的一环。中国轻小型无人机占据全球七成以上份额,美国消费级和工业级无人机市场近九成依赖中国产品。 这些被制裁的外国企业,哪怕再擅长反无人机技术,也很难完全摆脱对中国零部件和供应链的依赖。一旦被切断合作,它们的生产和研发都会受到直接影响。 这种反制,不是情绪化的报复,而是基于产业优势的精准施压。 更深层的信号是,中国不再只盯着传统军火商,而是把打击范围扩大到那些以“民用技术”为掩护、实质参与军事合作的企业。 像TechInsights这样的研究机构,长期发布所谓“报告”,污蔑中国企业窃取台湾技术,配合西方对华科技围堵,这次也被一并列入清单。 还有哈利法克斯国际安全论坛,多次为“台独”势力站台,炒作涉华敏感议题,干涉中国内政。 这次也被点名,说明中国的反制不再局限于商业实体,而是扩展到那些在舆论和战略层面配合“以台制华”的国际平台。 这种做法传递出一个明确信息:任何在政治、经济、科技、舆论上支持“台独”的行为,都会被纳入中国的反制视野。你不能一边在中国赚钱,一边参与破坏中国主权的行动。 近年来,台湾当局一直在推动所谓“无人机自主化”,目标是到2028年实现月产一万五千架,打造一个“去中国化”的无人机产业链。 但现实是,台湾缺乏完整的工业基础,生产成本高,关键技术依赖外部输入。 美国企业趁机介入,表面上是“技术援助”,实则是借台湾市场测试产品、扩大影响力。美军高层甚至叫嚣要在台海打造“无人武器地狱”,试图用数量优势抵消解放军的质量优势。 但中国这次反制,直接掐住了这些外国企业的命脉。它们或许能在台湾接几个订单,但如果因此失去中国市场,生意就得重新算账。很多企业已经开始评估风险,收缩与台湾的军事合作。 中方发言人也强调,这一措施仅针对极少数危害中国安全的实体,不会影响正常外资企业的在华经营。守法合规的企业完全不用担心,中国依然欢迎全球企业来华发展。 这轮反制,既是对外部干涉的强硬回应,也是对“台独”幻想的当头一棒。它表明,任何企图通过外部势力武装自己、对抗大陆的行为,都注定要付出代价。
“北京究竟愿意以多大代价解决台湾问题?”台媒发文写道,“九三阅兵”军事实力展现有
【67评论】【153点赞】